智能护理专栏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基于无线镇痛管理系统的术后智能化自控镇痛效果的回顾性调查
    时佳琪,王宜庭,邹圣强,吴中义,吴进,蒋鹏
    2023(7):1-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7.001
    [摘要](138) [HTML](0) [PDF 934.70 K](403)
    摘要:
    目的 分析无线镇痛管理系统下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管理期间的应用数据,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9年8月至2022年4月在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全麻术后PCA患者517例,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患者术后24 h镇痛泵使用情况、术后疼痛管理质量指标、不良反应发生及镇痛泵故障处理情况等数据。 结果 调查患者中妇产科手术127例、胸外科手术120例、骨科手术122例、胃肠外科手术148例。患者年龄、BMI、手术时间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31%,以恶心、呕吐最高(χ2=23.529,P<0.05);患者药液使用量、夹闭例数、疼痛对患者睡眠、咳嗽及镇痛满意度的影响、医护人员对镇痛泵故障处理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患者术后PCA期间镇痛效果欠佳,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术后镇痛期间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2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罗听薇,张娜,唐倩,宋青青,向玉琼,朱丽辉
    2023(7):5-1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7.002
    [摘要](199) [HTML](0) [PDF 1.54 M](323)
    摘要: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两名研究者采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 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662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虚拟现实技术可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采用GMFM-88进行评估时)[SMD=0.61,95%CI(0.07,1.14),P=0.03]、平衡功能(干预时长≥12周)[SMD=0.91,95%CI(0.51,1.31),P<0.001]、10 m步行速度[MD=0.14,95%CI(0.01,0.27),P=0.04],但对功能独立性、2 m步行速度的改善不显著(P>0.05)。 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对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10 m步行速度有一定积极意义,在改善功能独立性、2 m步行速度方面效果尚不明显,未来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论证。
    3  数据挖掘在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盛秋,张灿,徐薇,张林
    2023(7):12-1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7.003
    [摘要](136) [HTML](0) [PDF 1.01 M](458)
    摘要:
    目的 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因素中潜在的、有价值的关联规则,以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病率。 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某医院171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例,采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其进行信息分析,建立有价值的强关联规则,并分析产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 结果 通过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例的信息分析,最终筛选出10条具有实际临床意义的关联规则。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高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女性、年龄>65岁、意识障碍、长期卧床、使用型号大于16F的乳胶尿管、留置尿管时间>7 d。 结论 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之间的关联特点,提示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65岁、有意识障碍、留置尿管时间>7 d、使用16F及以上型号导尿管的女性患者,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4  国内外人工智能护理相关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史纪元,罗家音,王雪莲,高亚,田金徽,李峥
    2023(7):16-1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7.004
    [摘要](472) [HTML](0) [PDF 1.71 M](3492)
    摘要:
    目的 分析国内外护理领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方法 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获取2002-2022年发表的AI护理研究和相关信息,并使用VOSviewer 1.6.17和Cite Space 5.8.R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12 896篇相关论文,筛选后获得427篇护理领域相关的AI英文研究和179篇中文研究,英文研究热点为疾病风险预测、护理决策、护理管理、护理信息处理和护理诊断,中文研究热点为疾病风险预测、护理决策、护理信息处理和护理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机器学习是近年来AI在护理领域最前沿、最热门的分支之一。 结论 今后的护理AI研究应加强跨学科和国际间合作,拓展AI技术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范围,提供更多高质量证据 。
    5  患者对护理机器人使用态度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高宇,孙尔鸿,毕轩懿,叶旭春
    2023(7):20-24,5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7.005
    [摘要](134) [HTML](0) [PDF 2.32 M](546)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患者对护理机器人的使用态度,为国内护理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患者对护理机器人使用态度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3月。按照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质性研究的分级、评估、制定与评价标准(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s,GRADE)系统进行文献评价,应用汇集性整合方法整合结果。 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提炼出30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汇合成12个新类别,最终形成4个整合结果:质疑与反对、积极与接纳、犹疑与观望、期待与希冀。 结论 患者对护理机器人的使用态度复杂,护理实践中尚需注重护理流程再造,规范护士专业培训;加强患者支持,持续提供人文关怀;鼓励患者参与护理机器人的研发与设计,改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