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专栏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脑卒中患者家庭抗逆力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
    王会娟,徐亚飞,张伟,袁梦洋,高雨彤,张会敏,朱丽丽
    2023(2):1-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2.001
    [摘要](116) [HTML](0) [PDF 1.14 M](562)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家庭应对能力,更好地发挥家庭支持功能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中外数据库中关于脑卒中患者家庭抗逆力影响因素的文献,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20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由 2 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纳入文献的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与STATA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患者家庭1318例。患者卒中类型、是否首次发病、照护者职业状态、患者和照护者积极与消极应激反应、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社会支持是脑卒中患者家庭抗逆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家庭抗逆力不仅受到患者与照护者个人内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家庭及外部力量的影响。
    2  脑卒中失语症沟通伙伴沟通交流体验的质性研究
    蔡丽娇,邱丽芳,李泉久
    2023(2):6-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2.002
    [摘要](102) [HTML](0) [PDF 977.46 K](409)
    摘要:
    目的 了解脑卒中失语症沟通伙伴沟通交流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为护理人员制定居家、社区语言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9-12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失语症患者的沟通伙伴11名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 结果 失语症沟通伙伴沟通交流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即沟通交流过程中的困扰、沟通交流方式的探索、沟通交流呈现的结局、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 结论 脑卒中失语症沟通伙伴有沟通交流技能方面的诸多需求,医护人员应将沟通伙伴纳入护理培训对象,并提供专业化培训,从而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促进患者语言康复。
    3  基于Logistic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构建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预测模型
    张鑫宇,张磊,隋汝波
    2023(2):10-14,1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2.003
    [摘要](102) [HTML](0) [PDF 2.12 M](407)
    摘要:
    目的 基于Logistic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构建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预测效能,为早期识别并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锦州市某医院就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532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筛选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用R软件绘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借助神经网络中的多层感知器构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模型预测效能。 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年龄、独居、吸烟、体育锻炼、高血压、糖尿病、首发脑卒中、睡眠障碍、跌倒史、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80岁、睡眠障碍、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跌倒史、独居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风险因素,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建模组列线图和神经网络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 0.908、0.904。 结论 构建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有利于医护人员早期发现发生衰弱的高风险人群。
    4  脑卒中患者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体验的质性研究
    王开,金爱萍,李燕,杨晓培,费文玲,于晓丽,孟桂林,朱晓萍
    2023(2):15-1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2.004
    [摘要](102) [HTML](0) [PDF 993.30 K](328)
    摘要: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应用体验,为制定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上海市某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康复中心治疗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2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分析。 结果 训练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即认可辅助康复效果;辅助康复的积极体验(增加康复积极性、积极反馈促进自我成就感提升);辅助康复的消极体验(体验新鲜事物的畏惧感、训练未达预期导致的挫败感、康复训练中的生理不适感);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的需求(延续性康复训练的需求、对减轻经济负担的需求)。 结论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整体呈现较好康复效果和体验,但仍存在问题和诉求。医护人员应根据其需求,探寻应对策略,完善机器人康复护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