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0卷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腹主动脉瘤临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2024(8):1-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01
    [摘要](221) [HTML](0) [PDF 1009.27 K](725)
    摘要:
    2  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朱浩宇,候琳琳,蒋秋焕,卢颖,郑文静
    2024(8):8-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02
    [摘要](169) [HTML](0) [PDF 987.10 K](253)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性能,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5月。由2位评价员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 结果 共纳入16个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整体偏倚风险较高;其中5个模型适用性较好,11个模型适用性较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8~0.913。常见的预测因子为年龄、受教育水平、NIHSS评分、梗死分区等。纳入模型主要的高风险偏倚在研究对象和统计分析方面。结论 现有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整体预测性能较差,模型的临床适用价值需要进一步验证。
    3  老年人痴呆恐惧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
    唐冰雪,柏晓玲,李慧,余娜,陈雨潞,黄婧靓
    2024(8):13-1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03
    [摘要](166) [HTML](0) [PDF 990.73 K](248)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人痴呆恐惧评估工具的测量学属性和研究方法学质量,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老年人痴呆恐惧评估工具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23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及测量属性,汇总评估工具测量属性结果、判定其证据等级,形成最终推荐意见。结果 共纳入了15项研究,涉及7种老年人痴呆恐惧评估工具,其中,6个量表均没有“任何等级证据证明内容效度充分,且内部一致性充分(至少为低质量证据)”,为B级推荐;有1个量表由于有高质量的证据证明其内部一致性的不充分,为C级推荐。结论 痴呆恐惧量表(the fear of dementia scale for older adults,FODS)测量属性评价较为全面,临床应用可行性较高,且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暂时被推荐,但其它测量特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4  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心理危机自我表露体验的质性研究
    王鑫梅,付逗,张丽丽,刘珊珊,王滟,王高华
    2024(8):18-2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04
    [摘要](218) [HTML](0) [PDF 960.02 K](224)
    摘要:
    目的 探索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心理危机自我表露的阻碍与促进因素,为缓解照护者心理危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医院护工和家属)23名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运用Braun和Clarke主题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心理危机表露的影响因素包括6个阻碍因素及(表达能力受限、道德观念束缚、工作负担过重、家庭支持缺乏、社会支持网络不完善及缺乏安全表露环境)3个促进因素(感知表露后益处、掌握表露相关技能、积极舆论导向)。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心理危机自我表露行为受多重影响。临床护理和健康服务应从多层面着手,帮助照护者塑造良好自我认知,为照护者营造良好的自我表露氛围,以缓解其心理危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5  痴呆患者及家属应用社交辅助机器人体验的Meta整合
    刘晓玉,张超,谢文广,邓玉璐,杨鑫晨
    2024(8):22-2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05
    [摘要](101) [HTML](0) [PDF 1.24 M](295)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痴呆患者及家属应用社交辅助机器人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CINAHL、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痴呆患者及家属应用社交辅助机器人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整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出46个结果,归纳为12个类别,整合成4个整合结果:应用社交辅助机器人的接受程度、应用社交辅助机器人的正性体验、应用社交辅助机器人面临多重障碍、应用社交辅助机器人的需求。结论 应加强痴呆患者及家属应用社交辅助机器人的情感连接,给予多元支持,优化设计和技术,推动社交辅助机器人与痴呆患者照护服务更好地融合。
    6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纵向研究
    但鑫,田亚林,周莉,何亚林
    2024(8):26-3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06
    [摘要](165) [HTML](0) [PDF 984.44 K](486)
    摘要:
    目的 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不同时间节点不良反应的变化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成都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住院化疗的3247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化疗后恶心呕吐分级、大便性状评分、疼痛评分、疲乏量表、睡眠质量指数及癌症功能评价量表等在患者接受第1、3、5次化疗后进行纵向调查。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χ2检验发现,随着化疗次数增加,恶心呕吐和疲乏加重(χ2=82.187,P<0.001;F=8.239,P<0.001),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下降(F=16.876,P<0.001;F=8.39,P<0.01),大便异常人数增多(χ2=60.354,P<0.001),疼痛减轻(F=3.876,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表明,有医疗保险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而疾病晚期、恶心呕吐明显、疼痛及疲乏重的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部分症状随化疗次数增加而加重。医保状况、疾病分期、恶心呕吐、疼痛和疲乏程度均会影响生活质量。
    7  决策支持框架理论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应用
    周春鹤,李惠艳,王宇,李婷婷,韩晓琳
    2024(8):31-3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07
    [摘要](128) [HTML](0) [PDF 964.61 K](496)
    摘要:
    目的 探讨决策支持框架理论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肿瘤医院2023年3-6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58例为对照组,2023年7-10月收治的同类患者58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决策支持框架理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与决策冲突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决策冲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决策支持框架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能提高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降低决策冲突水平,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8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泌尿系统感染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庄建红,汤芳丽,张荣荣,曹利芬
    2024(8):35-3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08
    [摘要](149) [HTML](0) [PDF 1.08 M](239)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某区院行MHD的3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集(n=252)和验证集(n=108),根据建模集患者是否发生过泌尿系统感染分为感染组(n=37)和非感染组(n=215),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决策曲线以及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同时分析验证集的病例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时间、泌尿道插管、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和血清白蛋白与慢性肾衰竭MHD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有关(均P<0.05);预测模型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880,95%CI(0.820~0.940),Youden指数为0.64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9%和72.1%;决策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潜在临床获益可观,可用性较高;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0.817~0.970),Youden指数为0.62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8%和68.5%,校准曲线MAE为0.042,提示模型的外部预测性能良好。结论 慢性肾衰竭MHD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受年龄、透析时间、泌尿道插管等因素影响,基于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可为临床预防慢性肾衰竭MHD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提供护理参考。
    9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与社会网络的关系
    张露露,刘安诺,尤梅,贾利远,刘洢灵,毛晓涵
    2024(8):39-4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09
    [摘要](112) [HTML](0) [PDF 1005.70 K](247)
    摘要: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的潜在类别及其与社会网络的关系。方法 2022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合肥市1133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化态度调查表和社会网络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老化态度的分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网络对潜在类别的影响。结果 老年人老化态度分为消极懈怠型(27.6%)、中度平稳型(39.4%)和积极应对型(33.0%)。3个类别的社会网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84,P<0.05)。婚姻状态、是否再就业、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以及社会网络为潜在分型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存在群体异质性,须重点关注消极懈怠型老年人,并在识别不同潜在类别特征的基础上,改善社会网络质量和数量,为精准干预提供支持。
    10  慢性肾脏病管理专科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黄霞,石钰,蒲诗,彭红梅,黄健芳,刘蕾
    2024(8):43-4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10
    [摘要](86) [HTML](0) [PDF 962.39 K](179)
    摘要:
    目的 编制慢性肾脏病管理专科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专家会议法、小组讨论等方式构建初始量表。便利抽样法选取336名慢性肾脏病管理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最终形成的量表包括肾脏基础理论、肾脏药学理论、肾脏营养与评估、管理协作与教育能力、沟通决策与人文关怀、专业发展能力等6个维度,共46个条目。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0.857~1.000,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1。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146%。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适配良好。结论 慢性肾脏病管理专科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慢性肾病管理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测评工具,为培训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
    11  湖北省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实践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贾佳,聂小菲,吕翻翻,李龙倜
    2024(8):47-5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11
    [摘要](98) [HTML](0) [PDF 998.50 K](179)
    摘要:
    目的 了解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实践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9-11月,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1198名肿瘤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宁疗护自评实践量表、疼痛评估知识和信心自我感知量表、死亡工作自我能力量表及跨学科合作指数修订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实践水平总分为(67.37±12.77)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安宁疗护工作喜爱程度、跨学科合作能力、疼痛评估能力及死亡应对能力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实践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受跨学科合作能力、疼痛评估能力及死亡应对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管理者应从相关因素入手,提高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实践水平,进而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
    12  孕妇先兆流产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张誉馨,张立环,康凯,柴超伟,李艳平,樊其亮
    2024(8):52-5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12
    [摘要](90) [HTML](0) [PDF 1.03 M](337)
    摘要:
    目的 调查孕妇发生先兆流产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就诊的204例孕妇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先兆流产,将其分为先兆流产组(103例)和对照组(101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发生先兆流产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及校准曲线来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能,采用Bootstrap自抽样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结果 居住地、低运动量、6~9周孕囊、5~8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孕妇发生先兆流产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6.118,P=0.634。4个影响因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如下:低运动量为0.742、居住地为0.707、6~9周孕囊为0.705、5~8 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0.757。Bootstrap自抽样内部验证结果提示模型分辨率良好,符合度高。结论 该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先兆流产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参考依据。
    13  围产期丧失女性感知的二元应对及影响因素分析
    姜微微,蒲丛珊,王义婷,张莹莹,张佳华,宋丹妮,单春剑
    2024(8):56-6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13
    [摘要](78) [HTML](0) [PDF 993.25 K](176)
    摘要:
    目的 调查围产期丧失女性感知的二元应对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住院的围产期丧失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应对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围产期丧失女性感知的二元应对总分为(131.97±17.4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生育压力、感知配偶孕期参与度、积极心理资本和领悟社会支持是围产期丧失女性感知的二元应对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围产期丧失女性感知的二元应对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从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视角切入,从而提高其二元应对水平。
    1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身体形象障碍体验的质性研究
    周蕾,刘佳,王东莉,徐薇,马洁,郑波
    2024(8):61-6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14
    [摘要](77) [HTML](0) [PDF 966.09 K](210)
    摘要: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身体形象障碍的真实感受,为其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15例RA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身体外观改变的感知;身体外观改变的负性体验;对未来的担忧;适应接受并心存希望。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RA患者的身体形象障碍问题,并针对其身体外观、肢体功能及遗传担忧等方面进行干预。
    15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社会隔离的概念分析
    杨旭,张莉芳
    2024(8):65-6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15
    [摘要](161) [HTML](0) [PDF 966.40 K](558)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社会隔离概念的定义及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Scopus,APA PsycNet,Embase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包括自建库至2023年12月期间与脑卒中社会隔离相关的研究,依据纳入标准选取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的经典概念分析方法对概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1篇文献,分析确定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社会隔离的定义属性为自我隔离、病耻感、疏离感、缺乏社会网络;前因分为社会人口学因素、伤残接受度、社会互动、脑卒中史;结果为影响患者认知、导致不良健康结局和生活质量降低。结论 通过概念分析,正确理解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社会隔离的定义属性,有利于预防、识别社会隔离,改善社会隔离后果,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6  中青年心力衰竭患者同期症状网络分析
    张爽琦,郑改改,王宇,张庆伟,邢来敬,杨巧芳
    2024(8):69-7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16
    [摘要](102) [HTML](0) [PDF 1.34 M](364)
    摘要:
    目的 调查中青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构建中青年HF患者症状网络并分析网络中心化指标,探索症状网络中的核心症状,挖掘症状干预的靶点。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973例中青年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调查患者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使用正则化偏相关网络分析来构建症状网络,探索症状网络中心性指标。结果 中青年HF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75.8%),最严重的症状是没劲/没精神,症状网络中,缺乏食欲(rS=13.90,rC=0.0129)是强度中心性值和紧密中心性值最大的症状,哀伤(59.4%)有较高的可预测性。结论 以缺乏食欲为核心进行干预可高效减低整个网络的严重程度,早期干预没劲/没精神症状可以减轻患者症状管理负担,识别可预测性较强的症状有助于症状管理靶点的选择。医护人员可以结合上述症状规律,对HF患者实施科学、精准的症状管理。
    17  慢性肾脏病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申红霞,黎敏仪,赖美琦,严斯静,Rianne van der Kleij,Niels Chavannes
    2024(8):74-7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17
    [摘要](85) [HTML](0) [PDF 962.43 K](225)
    摘要: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患病体验,为构建个性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以目的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1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通过框架分析法和ATLAS.TI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可归纳为5个主题:疾病确诊经历、症状困扰与日常生活改变、经济负担沉重、社会行为退缩和社交隔离和多样化支持需求。结论 CKD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存在多维度问题和需求,医护人员应重视完善基层防治、推进健康科普,探索合适的心理干预策略以及运用远程技术进行CKD患者的延续性支持,提升其生活质量。
    18  初次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医体验的质性研究
    张灵慧,陈宇斌,孙玉静,姜文龙,李棋,周郁秋
    2024(8):78-8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18
    [摘要](104) [HTML](0) [PDF 968.12 K](231)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初次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医经历及体验,为推动患者早期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描述性现象学方法,以目的抽样选取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15名缓解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和提炼。结果 初次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医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面对诊断结果的心理反应、就医环境的挑战、初次确诊后的需求。结论 初次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历否认、痛苦及自卑等负性体验及面临陌生环境等挑战,精神科医疗保健提供者应重视初次确诊患者就医问题并开展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促进早期有效治疗。
    19  基于CiteSpace的代际支持研究可视化分析
    徐莹,吕妃,罗彩凤
    2024(8):82-8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19
    [摘要](141) [HTML](0) [PDF 958.98 K](534)
    摘要:
    目的 系统分析国内外“一老一小”代际支持研究演化路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一老一小”代际支持的期刊文献,利用CiteSpace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科学图谱。结果 共纳入国外文献1672篇、国内文献1315篇。国内外发文量呈增长态势共经历萌芽阶段、缓慢发展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外“一老一小”代际支持研究共同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家庭代际支持、社会代际支持、相关影响因素、代际支持效果等方面。结论 国内“一老一小”代际支持研究不断深化,但主要集中于家庭代际支持,在社会代际支持方面与国外仍存在差距;建议相关学者借鉴国外研究,加强学科间合作,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理论,构建更加科学化和本土化的社会代际支持模式;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化代际方案。
    20  基于理论域框架的医护人员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Ⅰ期心脏康复障碍感知的质性研究
    蔡梦怡,杨芳芳,王小芳,崔苏敏,朱颖,张伟英
    2024(8):86-9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20
    [摘要](73) [HTML](0) [PDF 983.27 K](203)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Ⅰ期心脏康复的障碍感知,为后续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基于理论域框架设置访谈提纲,以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框架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结合理论域框架,分析得出医护人员实施CABG术后Ⅰ期心脏康复的障碍感知主题:知识缺乏、技能缺乏、职业界限模糊、专业自信不足、预期评价不佳及患者配合程度不足、目标不坚定、认知负荷、资源匮乏及环境互动不佳、组织氛围及社会支持缺乏、消极影响、实施流程及监管措施缺失和习惯改变困难。结论 医护人员实施CABG术后Ⅰ期心脏康复的障碍因素具有多样性,本研究归纳的目标领域的主题内容可为心脏康复管理策略和临床实践方案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参考。
    21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近十年肾移植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胡茂森,马航霞,万晶晶
    2024(8):91-9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21
    [摘要](109) [HTML](0) [PDF 1.03 M](470)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近十年肾移植护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为后期开展国内肾移植护理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03月27日收录的肾移植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818篇,其发文量不多但整体呈稳定发展,该领域现尚未形成核心科研团队,作者间、机构间联系需要加强,研究热点集中在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围术期护理和护理体会,生活质量、满意度和遵医行为相关研究是发展趋势及前沿。结论 我国近十年肾移植护理相关研究发展较稳定,之后可加强学者、机构之间的联系,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对肾移植患者各方面的管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22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配合欠佳老年患者术中体验的质性研究
    张文娟,张睿,赵敏,赵春艳
    2024(8):94-9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22
    [摘要](93) [HTML](0) [PDF 943.22 K](158)
    摘要:
    目的 了解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中配合欠佳老年患者的真实感受,为提高该类患者术中配合度及手术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目的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手术术中配合欠佳的17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归纳出3个主题:对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了解不足;负性心理体验(对手术环境的陌生、手术操作引起的负性心理、担心手术预后);术中畏光,固视时间久。结论 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白内障手术的术中配合度,护理人员应完善健康宣教及科普,全方位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并采取有效措施疏导患者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以改善术中配合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23  严肃游戏在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照护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
    柳怡,郑朱婷,董小兰,金天,张雯,郑子浩,袁长蓉,王婧婷
    2024(8):97-10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4.023
    [摘要](118) [HTML](0) [PDF 991.41 K](622)
    摘要:
    24  微生物组学在新生儿临床照护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利,杨又
    2024(8):102-10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24
    [摘要](108) [HTML](0) [PDF 968.34 K](261)
    摘要:
    25  护士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Meta整合
    黄南杏,车运秋,刘佳佳,何朝珠
    2024(8):106-11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25
    [摘要](75) [HTML](0) [PDF 988.13 K](209)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护士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其人力资源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知网、万方、维普和SinoMed中与“互联网+”护士工作体验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采用2016版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评价标准,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分析归纳结果。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提炼113个主题,归纳9个类别,形成3个整合结果:不安全感、角色冲突和缺少支持。结论 管理者需要从健全规章制度、确立风险机制、完善配套设施、成立专业团队、构建培训体系、建立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着手,不断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有序发展。
    26  以出血为主要特征的分离障碍患者一例的护理
    王静,杨黎锋
    2024(8):111-11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26
    [摘要](82) [HTML](0) [PDF 940.87 K](176)
    摘要:
    27  人咬伤致双眼眼睑大面积全层缺损患者一例的护理
    徐燕娟,杜娜,曾长娟
    2024(8):114-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8.027
    [摘要](76) [HTML](0) [PDF 936.39 K](184)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