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0卷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临床试验框架下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专家共识
    2024(7):1-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01
    [摘要](264) [HTML](0) [PDF 999.69 K](547)
    摘要:
    目的 制订《临床试验框架下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临床试验框架下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实践流程。方法 成立《共识》构建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和开展利益相关者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和4轮小组会议形成《共识》终稿。结果 《共识》围绕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治疗结束后3个阶段展开,包括临床研究护士职责与资质、患者评估与入组、治疗环境准备、噬菌体制剂准备、依据治疗方案执行给药、感控措施执行与督查、观察监测、追踪随访、数据记录与管理等。结论 《共识》综合了文献报道、临床经验和专家建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在临床试验框架下护理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方面提供指导。
    2  孕妇压力知觉对其产前抑郁的影响研究
    王钰莹,高雅琴,刘海燕,黄凡艳,刘文婷,陈瑜
    2024(7):6-1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02
    [摘要](117) [HTML](0) [PDF 1.07 M](256)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妇压力知觉与其产前抑郁情绪间的关系及机制,为临床开展孕妇产前抑郁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便利抽取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孕妇,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情绪调节问卷开展调查。结果 1055名被调查的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7.53%,产前抑郁与压力知觉、反刍思维均呈正相关(r=0.308,0.554,均P<0.01),与其认知重评呈负相关(r=-0.183,P<0.01)。孕妇反刍思维在其压力知觉和抑郁情绪间起中介作用,占总效应58.71%;认知重评在反刍思维中介模型中起调节作用(P<0.01);当孕妇认知重评水平较高时,压力知觉对其抑郁情绪间接预测作用较弱(β=0.652,0.222,均P<0.01),反之增强(β=0.987,0.291,均P<0.01)。结论 孕妇压力知觉可直接或通过反刍思维间接影响其抑郁情绪,并受认知重评调节。临床可通过提高孕妇认知重评水平,降低反刍思维,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前抑郁干预。
    3  孕产妇分娩恐惧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杨青,高静,蔡明瑾,吴晨曦,卢贤英,陈欢,李航,傅涵
    2024(7):11-1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03
    [摘要](173) [HTML](0) [PDF 1004.32 K](1020)
    摘要:
    目的 总结孕产妇分娩恐惧(fear of childbirth,FOC)预防和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指南网、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孕产妇FOC预防与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临床实践,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补充检索时间为2024年1月。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7篇、临床实践1篇,总结出14条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孕产妇FOC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证据转化提供循证依据,建议护理人员结合临床实际,审慎使用。
    4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评估方法的最佳证据总结
    汪彤,周文琳,李红,刘莹,闵雄阔
    2024(7):15-1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04
    [摘要](223) [HTML](0) [PDF 1023.75 K](688)
    摘要:
    目的 评估和总结国内外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评估方法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基于循证护理学,检索国内外专业协会网站、指南网站及相关数据库中关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评估方法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指南6篇、专家共识4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临床决策2篇,归纳出27条证据。结论 总结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评估方法的最佳证据,为提高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准确率提供参考方法,对预防和管理产后出血具有指导意义。
    5  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预测模型构建
    罗峰,刘婷,韩清波,陈文娟,刘慧艳
    2024(7):20-2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05
    [摘要](128) [HTML](0) [PDF 1.14 M](205)
    摘要:
    目的 构建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住院的母婴分离产妇及患儿共312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建模群(n=208)和验证群(n=104)。再将建模群按纯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成功组(n=86)和失败组(n=122),探讨纯母乳喂养失败的危险因素,绘制并验证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 纯母乳喂养失败率为58.01%(181/312);母婴分离时间、产妇母乳喂养核心知识不了解、产妇乳头内陷、围产期并发症、产妇食欲下降、遵医嘱乳房刺激、患乳腺炎等均是纯母乳喂养失败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效能良好,可有效预测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因素,值得推广应用。
    6  羊膜腔穿刺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决策前体验的质性研究
    安玉美,丰岱荣,李金云,赵艳君,崔星慧
    2024(7):25-2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06
    [摘要](82) [HTML](0) [PDF 986.41 K](185)
    摘要:
    目的 探讨羊膜腔穿刺(amniocentesis,AC)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决策前的真实体验,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3-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AC孕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归纳、提炼主题。结果 AC孕妇决策前的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即:术前的心理反应;迫切寻求信息支持;手术决择前面临困扰和社会支持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AC孕妇决策前的体验和需求,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其做出理性决策。
    7  重症监护室护士共情疲劳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医学叙事能力差异的比较
    葛文杰,朱守俊,郭婷婷,朱心怡
    2024(7):29-32,7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07
    [摘要](160) [HTML](0) [PDF 1.79 M](438)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共情疲劳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医学叙事能力的关系。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1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445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compassion fatigue short scale,C-CFS)、医学叙事能力量表(narrative competence scale,NCS)对其进行调查。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混合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共情疲劳潜在类别对ICU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的影响。结果 ICU护士共情疲劳可分为低共情疲劳组[149(33.48%)]、中共情疲劳组[184(41.35%)]、高共情疲劳组[112(25.17%)]3个潜在类别,其学历、医院等级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潜在类别医学叙事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85,P<0.001)。结论 ICU护士共情疲劳可分为3个类别,不同共情疲劳类别ICU护士医学叙事能力存在差异。建议护理管理者基于ICU护士共情疲劳的分类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其医学叙事能力。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曹宁宁,范秀珍
    2024(7):33-3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08
    [摘要](104) [HTML](0) [PDF 1019.63 K](381)
    摘要:
    目的 纵向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住院至出院3个月间疾病进展恐惧(fear of progression,FoP)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206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表(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简易疾病认知问卷(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rief-IPQ)、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简体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ocial support survey,MOS-SSS) 及10条目心理弹性量表(10 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分别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三个时间点患者的FoP总分分别为(34.30±9.26)、(31.53±8.33)、(26.79±7.98)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P<0.0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狼疮疾病活动指数、住院次数、疾病认知、面对、回避、屈服、社会支持是SLE患者FoP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SLE患者FoP水平较高,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收入较低、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较高、首次住院、认知不良、消极应对及社会支持缺乏的患者,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减轻其FoP水平。
    9  老年房颤患者认知衰弱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邢雨涵,张月,姚志萍,许方蕾
    2024(7):38-4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09
    [摘要](161) [HTML](0) [PDF 1.20 M](286)
    摘要:
    目的 构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认知衰弱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预测性能,以期为护理人员提供风险筛查工具。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老年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据按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293例)和验证集(126例),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老年房颤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校准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饮酒情况、多重用药、跌倒史以及健康素养水平是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均P<0.05)。训练集AUC为0.848,灵敏度0.848,特异度0.727。验证集AUC为0.793,灵敏度0.774,特异度0.747。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和准确度良好,能够有效预测老年房颤患者认知衰弱的发生风险,为临床尽早识别认知衰弱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10  舰艇编队救护所医疗队伤员救治护理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张幔,张韵,于海容
    2024(7):43-4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10
    [摘要](113) [HTML](0) [PDF 985.57 K](226)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舰艇编队救护所医疗队护理人员参与伤员救治工作的体验,为开展医疗队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名具有舰艇编队救护所医疗队演练或任务经历的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护理岗位职责繁重、护理策略灵活高效、护理工作存在挑战、优化方案亟需推进,包含14个亚主题。结论 舰艇编队救护所医疗队护理人员所承担的工作较为繁重,需掌握伤员救治适宜护理技术。针对工作中面临的挑战,相关机构应制订规范性文件,不断优化人员抽组及培训方案。
    11  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周颖,刘高明,张凤,赵国瑞
    2024(7):47-51,11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11
    [摘要](124) [HTML](0) [PDF 2.24 M](333)
    摘要:
    目的 构建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 lymphedema,LLL)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性能,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LLL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2020年某院759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建立Bayes判别分析及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AUC)评估模型预测能力,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Bayes判别分析和列线图模型的AUC分别为91.30%、95.00%,敏感度分别为83.05%、87.60%,特异度分别为85.02%、90.01%。结论 构建的宫颈癌术后LLL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性能较好,能为临床识别高风险患者提供参考。
    12  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影响程度在心理一致感与综合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和欢,黄菲,李红玉,黄超
    2024(7):52-5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12
    [摘要](218) [HTML](0) [PDF 993.88 K](179)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影响程度在心理一致感与综合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辽宁省锦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一致感量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和综合幸福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疾病影响程度及综合幸福感得分分别为(54.91±15.55)、(252.59±12.05)、(52.22±8.63)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幸福感与心理一致感呈正相关(r=0.82,P<0.01),综合幸福感与疾病影响程度呈负相关(r=-0.56,P<0.01),心理一致感与疾病影响程度呈负相关(r=-0.54,P<0.01);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疾病影响程度在心理一致感对综合幸福感的路径中产生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6,总效应值为0.77,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78%。结论 心理一致感既可直接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幸福感,也可通过降低疾病影响程度促进其综合幸福感。
    13  近十年灸法干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选穴规律研究
    林小敏,韩叶芬,赵嘉宁,何天凤,彭秀华,陆云
    2024(7):56-5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13
    [摘要](114) [HTML](0) [PDF 1.09 M](131)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灸法干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的常用腧穴及其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灸法干预SPID的文献。采用Excel 2019统计腧穴频次、归经、部位等,利用SPSS Modeler 18.0、SPSS 26.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探索灸法干预SPID的选穴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295篇,常见证型为寒湿凝滞型和气滞血瘀型;常用腧穴依次为关元、子宫、三阴交等;经脉以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腧穴多分布在腹部和背部;子宫-关元、三阴交-关元、气海-关元是常用腧穴配伍组合,共形成8个聚类群。结论 数据挖掘可有效分析灸法干预SPID的常见证型、常用腧穴及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护理人员选穴提供可靠依据。
    14  基于CiteSpace的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领域文献研究分析
    刘备,缪斌,张丽君,何俊峰,徐剑锋
    2024(7):60-6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14
    [摘要](134) [HTML](0) [PDF 1.12 M](519)
    摘要:
    目的 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了解研究热点与前沿,为发展RICU护理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499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 5.5.R2实现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分析、突现词分析,以对RICU护理的科研情况进行文献可视化。结果 RICU护理领域中文文献发文量明显高于英文,中文发文量在2019年达到峰值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研究热点从关注临床与生理,到关注精神、整体健康,是中英文文献的相同趋势。近三年的研究前沿主要关注ICU后综合征与肺康复。结论 RICU护理对患者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热点也顺应学科发展转变,更加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前沿研究的分析进一步揭示需要护理模式与理念的转变,从关注疾病转向关注后期康复。
    15  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
    李蓉,陈秋琳,李海燕,李烟花
    2024(7):64-6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15
    [摘要](249) [HTML](0) [PDF 990.86 K](875)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开展带教任务以及进一步培养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07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for nurse students,PIQNS)、工作投入量表(job engagement scale,JE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PIQNS总分为(62.54±11.71)分、JES总分为(72.03±10.61)分,其PIQN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JE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把握护生身份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构建并实施个性化、高质量带教模式,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促进护理人才队伍发展。
    16  国内外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研究可视化对比分析
    连蕊,张军军,韩敏,李琳,汪京萍
    2024(7):68-7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16
    [摘要](177) [HTML](0) [PDF 1.96 M](761)
    摘要:
    目的 分析近20年国内外输液港研究的发展现状、发展热点与前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CiteSpace 6.3对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录的输液港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310篇、英文文献687篇。中英文研究热点相近,其中护理教育、无损伤针是中文特有的研究热点,聚维酮碘是英文特有的研究热点;疼痛为中文文献的研究前沿,输液港植入方式、位置、风险因素筛查、患者结局、生活质量为英文文献的研究前沿。结论 国内外输液港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输液港临床实践发展迅速。国内外输液港研究水平相近,利用多种机会分享中国经验、合力拓展输液港研究广度将是护理人员未来需思考的重点。
    1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精准护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郭雨辰,吴奕霏,王晶,龚姝,李玲利,蒋艳,吴泓
    2024(7):73-7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17
    [摘要](228) [HTML](0) [PDF 1.42 M](787)
    摘要:
    目的 分析国内外精准护理(precision nursing,PN)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源,使用CiteSpace对PN相关研究的发表时间、分布、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454篇、英文文献1301篇。PN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为贡献最大国家,英国、中国位列其后,国内外合作均不密切。目前,PN研究热点为基于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症状科学、健康管理、临床护理决策与创新。结论 未来PN研究应注重学科间合作交流,基于多组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精准护理常规实践,指导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同时,加强理论实践培养,关注伦理政策问题,全面推动我国PN发展。
    18  基于CiteSpace亚谵妄综合征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汤逸蘋,刘璇璇,李洁琼,高雅,刘婷,游宁,张蜜
    2024(7):78-81,11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18
    [摘要](99) [HTML](0) [PDF 1.96 M](390)
    摘要: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亚谵妄综合征(subsyndromal delirium,SSD)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SSD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月1日,采用Citespace 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213篇和中文文献68篇,国内外SSD发文量总体成平稳上升状态。SS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筛查与评估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SSD研究中护士占据主导地位,其中SSD的评估工具及危险因素预测是该领域研究的前沿。结论 SSD仍是当前研究热点,但针对各高危人群SSD防治措施的权威研究较少,今后可继续探索SSD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防止SSD进一步发展为谵妄。
    19  口香糖在护理中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李之婷,顾俊婷,夏凌云,牛丽娜
    2024(7):82-8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19
    [摘要](279) [HTML](0) [PDF 999.97 K](2159)
    摘要:
    20  急性放射性皮炎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卢霄蒙,刘风侠,耿文慧,高阳,韩磊
    2024(7):86-8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20
    [摘要](174) [HTML](0) [PDF 998.51 K](879)
    摘要:
    21  同伴支持在精神障碍患者复元中的研究进展
    杨菊丽,李玉华,李从红
    2024(7):90-92,9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21
    [摘要](123) [HTML](0) [PDF 1.85 M](906)
    摘要:
    22  基于COSMIN指南对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
    胡茂森,马航霞,万晶晶
    2024(7):93-9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22
    [摘要](125) [HTML](0) [PDF 997.58 K](495)
    摘要:
    目的 评价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评估工具,为后续开展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数据,采用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COSMIN)系统评价指南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结果 本文共纳入8项研究,包括6个英文测评工具及2个中文版工具,8项研究评价后仍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推荐等级均为B级;仅有2项研究对拟合指数等结构效度指标进行了报告;7项研究未报告组内相关系数或加权Kappa值;3项研究进行了跨文化效度的实证;8项研究均未对测量误差进行检验与汇报。结论 未来研究应通过增加研究步骤或完善研究内容补充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评估工具,按照COSMIN指南的指导,为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调查提供更为全面综合的测评工具。
    23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总结
    李月圆,高佩,郭林芳,钱火红,曹洁
    2024(7):97-10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23
    [摘要](139) [HTML](0) [PDF 1000.57 K](295)
    摘要:
    目的 检索、评价、汇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为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临床决策、实践指南、最佳证据、横断面研究等。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分别为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各4篇、系统评价及横断面各1篇、证据总结3篇。总结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评估内容、评估时机、评估工具5个主题,共34项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PICC携管期间预防皮肤损伤有指导意义。
    24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参与新生儿安宁疗护看法和认知的Meta整合
    颜新凌,马小琴,黄瑞盈
    2024(7):101-10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24
    [摘要](105) [HTML](0) [PDF 1.43 M](287)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士参与安宁疗护的看法和认知。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据库,搜集有关NICU护士参与安宁疗护看法和认知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采用汇集性整合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提取25个结果,归纳成6个类别,合成3个整合结果:护士对新生儿安宁疗护的看法、经历新生儿死亡事件的应对策略、实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困境与挑战。结论 重视NICU护士在团队中的作用,促进多学科团队合作,加强安宁疗护教育培训,缓解安宁疗护现实困境是顺利开展新生儿安宁疗护的保障。
    25  高原脑水肿、肺水肿合并左手挤压伤患者一例的护理
    余利丹,赵戎蓉,张明月,杨莹,戚学娟
    2024(7):105-10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25
    [摘要](96) [HTML](0) [PDF 961.11 K](188)
    摘要:
    26  服用利奈唑胺致黑毛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一例的护理
    谢芳晖,姚蓉,赵霞,万彬,孟萌
    2024(7):108-11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26
    [摘要](83) [HTML](0) [PDF 977.61 K](174)
    摘要:
    27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侧前臂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破裂患者一例的护理
    盛婉婷,杨小惠,赵林芳,曹秀珠
    2024(7):111-11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27
    [摘要](76) [HTML](0) [PDF 968.55 K](178)
    摘要:
    28  院前急救转运中使用一次性呼吸过滤器预防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交叉感染的效果观察
    王静,张勤颖
    2024(7):114-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7.028
    [摘要](69) [HTML](0) [PDF 971.94 K](151)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转运中使用一次性呼吸过滤器预防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交叉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经太原市急救中心转运的40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试验组患者使用的呼吸机送气端和患者端各安装1个一次性呼吸过滤器,对照组不安装。转运结束后,采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管路中的细菌菌落数及冷凝水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呼吸机管路中的细菌菌落数[(2.56±0.85)cfu/cm2]低于对照组[(22.45±7.14)cfu/cm2]、冷凝水量[(0.56±0.33)ml]少于对照组[(5.24±3.1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一次性呼吸过滤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路中的菌落数及冷凝水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