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瑞瑞,张春梅,王美君,杨凯君
    2024(2):1-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01
    [摘要](393) [HTML](0) [PDF 1003.86 K](446)
    摘要: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5-12月天津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319例已行糖尿病足截肢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与疾病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和创伤后成长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得分(64.29±15.99)分,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面对)、家庭关怀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身体质量指数(>29.9 kg/m2)、职业(个体)、截肢次数(2~3次)、应对方式(回避)、糖尿病足病程(>3~6月)是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创伤后成长总变异的47.50%。结论 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创伤后成长受多个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采取个性化措施,进一步帮助患者获得创伤后成长。
    2  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李亚玲,饶真真,胡保玲,时云
    2024(2):6-1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02
    [摘要](151) [HTML](0) [PDF 1.41 M](717)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10月十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2022年3-7月的189例作为建模组,2022年8-10月的81例作为验证组。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绘制模型列线图。结果 建模组和验证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66.14%和80.25%。患者手术、化疗前白细胞、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水平是骨髓抑制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建模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67和0.75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风险,可为医护人员早期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或复发心肌梗死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柏晓玲,江雪,逄锦,杨曾桢,韦清
    2024(2):11-1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03
    [摘要](128) [HTML](0) [PDF 1.02 M](210)
    摘要: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狭窄或复发心肌梗死(简称心梗)风险预测模型,验证并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性能,为临床医务人员预测评估提供工具。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贵州省3所医院的1359例PCI术后患者作为建模组,随访1年,根据临床结局是否发生再狭窄或复发分为事件组185例及非事件组1174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再狭窄或复发心梗的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预测能力;前瞻性收集395例患者纳入验证组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有冠心病及糖尿病家族史、高敏肌钙蛋白I>0.342 μ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7 mmol/L、术后缺乏运动为再狭窄或复发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80,AUC>0.70;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48,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68.40%;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灵敏度为77.90%,特异性为65.7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拟合度良好,准确性较高,预测能力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早识别高危复发心梗患者提供参考。
    4  基于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变化轨迹分析
    韦淑,杨丽,罗雨婷,梁秋婷,周溢,卢佳美
    2024(2):16-2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04
    [摘要](149) [HTML](0) [PDF 1004.92 K](235)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心理一致感的纵向发展轨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步放化疗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放疗第1次、15次、30次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困扰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13对其进行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其心理一致感发展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NPC同步放化疗患者,其心理一致感存在3种轨迹,分别为持续低平组(20.00%)、持续下降组(28.00%)、持续上升组(52.00%)。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严重程度、年龄、学历、居住地、照护者和肿瘤分期是鼻咽癌患者心理一致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一致感存在群体异质性,应基于患者心理一致感变化轨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
    5  社区失能老人孤独抑郁焦虑的网络分析
    曹效亲,杨天奇,史艳茹,周琴,程乔,胡雪慧
    2024(2):21-2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05
    [摘要](161) [HTML](0) [PDF 1.15 M](507)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视角探索社区失能老人孤独-抑郁-焦虑症状网络特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西安市5个社区325例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UCLA孤独感量表简化版(the short-form of the UCLA loneliness scale,ULS-8)、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量表(patients’ health questionnaire depression scale-9 item,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 item scale,GAD-7)对其进行调查,运用R 4.1.1软件进行网络模型构建及分析。 结果 症状网络显示“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和“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存在最强的正则化偏相关(0.51);“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1.32)和“我感到孤独”(1.16)预期影响最高;“我感到孤独”(0.21)、“很难集中精神做事”(0.52)和“变得容易烦恼或易被激怒”(0.40)分别是孤独、抑郁和焦虑社团中桥预期影响最高的项目。结论 “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和“我感到孤独”为网络的核心症状,以此作为干预靶点可最大化降低网络的严重程度。“我感到孤独”“很难集中精神做事”和“变得容易烦恼或易被激怒”为关键的桥梁症状,可作为预防和治疗孤独、抑郁、焦虑共病的突破口。
    6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个人掌控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何雅,曹学华,吕琴,刘珏杉,李晓云,陈君可
    2024(2):25-2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06
    [摘要](125) [HTML](0) [PDF 1011.99 K](490)
    摘要:
    目的 调查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个人掌控感现状,分析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和服务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纳入某三级甲等医院34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个人掌控感量表(personal mastery scale,PM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40例稳定期COPD患者PMS得分(24.23±4.98)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35.71±6.43)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27.60±6.73)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付费方式、长期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周围医疗机构、病程、肺康复训练、合并症、抑郁、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得分、肺功能分级、综合评估分级、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过去1年急性加重住院史、自理能力等级、社会支持等级的稳定期COPD患者PM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性别、职业、CAT评分、综合评估分级、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支持是PMS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PMS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548,P<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513,P<0.05)。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PMS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PMS与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临床应重视评估患者的PMS,针对性制订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减少临床不良事件。
    7  基于CiteSpace的中药熏洗护理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薛亚慧,包月,赵诗涵,王庭敏,卢月
    2024(2):30-3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07
    [摘要](175) [HTML](0) [PDF 1.07 M](547)
    摘要:
    目的 分析中药熏洗护理领域已发表的相关文章,了解其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为未来开展精准化中药熏洗护理干预提供新思路。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官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中药熏洗护理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R 7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918篇中文文献、47篇英文文献;对作者和机构分析发现,目前已经形成肖红团队及李芳团队,江苏省中医院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研究热点及趋势集中在受众人群、应用病种、症状管理、改善患者结局指标等方面。结论 当前中药熏洗护理领域发展较快,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未来应继续加深作者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快中药熏洗护理创新性发展。
    8  基于患者视角下直肠癌术后肠功能障碍症状体验的质性研究
    侯梦晓,赵天云,张桂菊,汤玉梅,王志霞,越丽霞
    2024(2):35-3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08
    [摘要](81) [HTML](0) [PDF 981.66 K](228)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体验,为临床医务人员针对性症状管理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 对12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直肠癌术后患者肠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可归纳为3个主题:症状感知; 症状评价; 症状应对。结论 直肠癌术后肠功能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患者症状需求并及时评估,给予相关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9  肺移植患者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
    张莹湘,蔡英华,周海琴,万霞,王姗,赵庆
    2024(2):39-4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09
    [摘要](219) [HTML](0) [PDF 982.74 K](210)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移植患者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决策体验。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的16名肺移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7个亚主题,归纳为3个主题,包括:行为态度、身心感知牵动决策态度;主观规范,社会因素驱动决策信念;知觉行为控制,自我感知左右决策意向。结论 肺移植患者居家健康管理可通过强化行为决策心理体验的正向反馈、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下患者主动参与决策机制,以及探索构建肺移植患者居家健康管理社区扶助模式,改善其居家肺康复自我管理行为。
    10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余梦婷,米洁,张婉竹
    2024(2):43-4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10
    [摘要](61) [HTML](0) [PDF 992.61 K](214)
    摘要:
    目的 挖掘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ICU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的护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 分析得出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体验的5个主题,分别为:ICU护士活动减少型谵妄知识不足;培训存在较多问题;医护重视程度不够;早期识别困难;管理现状不佳。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在未来优化培训内容,改善ICU护士相关知识缺乏现状;提高医护的重视程度,给予护士合理授权;选用简易筛查工具,简化日常评估过程;制订系统评估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11  产妇产后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久丽,郑丽娜,杨黄静,杨博,李青,于洁
    2024(2):47-50,5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11
    [摘要](105) [HTML](0) [PDF 1.86 M](357)
    摘要:
    目的 调查产妇产后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提高产妇产后创伤后成长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十堰市3所三级医院的201例产妇,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事件中心性量表、母婴依恋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产妇产后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4.39±13.64)分;母亲身份核心及母婴依恋与产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r=0.357、0.245,均P<0.01);母婴依恋、母亲身份核心、居住地(县城或城镇)、家庭月总收入、分娩后主要长期由谁照顾(父亲或母亲)、对分娩知识的了解程度是产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产妇产后创伤后成长处于较高水平,母亲身份核心及母婴依恋与产妇产后创伤后成长水平密切相关;管理者可通过对分娩经历的评估促使产妇形成身份核心,采取增强母婴依恋的做法,以提高产妇产后创伤后成长水平。
    12  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姚小云,李玉肖,陈亚玲,傅保国,丁娟,郑艳
    2024(2):51-5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12
    [摘要](136) [HTML](0) [PDF 1006.46 K](241)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某院急诊科进行院内转运的87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血氧饱和度、急诊B超、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是急诊科危重症患者发生病情不良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血氧饱和度、携氧装置、Ⅲ类管路、护工参与转运是技术不良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AUC分别为0.813,0.756。结论 构建的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3  双向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度对社区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陈蔚佳,史莹莹,戴诗梦,张译匀,邓昭耀,董超群
    2024(2):56-5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13
    [摘要](149) [HTML](0) [PDF 1.01 M](534)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双向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分析家庭关怀度在社区老年人双向社会支持和总体幸福感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2年2-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6个城市的383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人口学问卷、简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家庭关怀度在老年人双向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影响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 双向社会支持中的接受社会支持和提供社会支持与家庭关怀度、总体幸福感均呈正相关(均P<0.05);接受社会支持可通过给予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及给予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度的链式中介对总体幸福感产生间接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5.6%和29.1%。结论 接受社会支持可通过给予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度对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提示政府和有关部门可构建促进老年人双向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措施,以提升其幸福感。
    14  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患者术前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刘帅,黄冰瑛,张玉萍,徐珏华,张晓菊
    2024(2):60-6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14
    [摘要](247) [HTML](0) [PDF 1014.94 K](480)
    摘要: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国内外关于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患者术前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患者开展术前营养实践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各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有关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患者术前营养的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证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其中专家共识6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2篇,总结出围绕组建团队、营养培训、营养筛查与评定、营养干预、随访评价、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的18条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患者术前营养状态,可以根据患者的医院、临床情景结合最佳证据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规范营养管理流程,改善术前营养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5  急诊科安宁疗护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余琴,李沛窈,苟玉琦,刘梦婕
    2024(2):65-6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15
    [摘要](207) [HTML](0) [PDF 1.08 M](1413)
    摘要:
    目的 分析国内外急诊科安宁疗护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为国内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进行信息挖掘与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英文文献2063篇、中文文献46篇。研究热点及前沿集中于预立医疗决策、急诊科安宁疗护干预的效果及急诊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教育。结论 急诊科安宁疗护相关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国内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可在借鉴国外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基础上,探索本土化的急诊科安宁疗护筛查-干预-评价模式、开展急诊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教育,推动我国急诊科安宁疗护的发展。
    16  亚洲及亚裔乳腺癌生存者重返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范围综述
    衣冉,胡韵,德吉央宗,王喜益,谢漪丹
    2024(2):70-73,7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16
    [摘要](99) [HTML](0) [PDF 1.74 M](296)
    摘要:
    目的 对亚洲及亚裔乳腺癌生存者(breast cancer survivors,BCSs)重返工作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分析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未来职业康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法,系统检索并筛选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文献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总结出6个影响BCSs重返工作状态的主题,分别是:社会人口学、工作、疾病-治疗、心理、社会支持、生活行为方式。结论 相较于西方国家,亚洲及亚裔BCSs重返工作现况不容乐观,整体水平较低。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影响BCSs重返工作状态的争议因素,并开发和开展基于该群体文化敏感性的测量工具和职业康复干预研究,以改善BCSs重返工作状态,实现其全面康复。
    1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就医延迟的概念分析
    谷瑞媛,胡乔书,靳珂,谷瑞梦,陈嘉
    2024(2):74-7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17
    [摘要](103) [HTML](0) [PDF 1.24 M](677)
    摘要:
    目的 分析并阐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就医延迟的概念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应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就医延迟包括:就医过程时间依赖性、就医决策态度倾向性和健康信念行为转化不适当性等3个概念属性。先决条件涉及患者、家庭及社会、医院层面;结果关注并发症的增加、预后及生活质量、家庭负担和医疗资源浪费等。结论 通过概念分析明确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就医延迟的概念属性。未来研究者可在完善院内外卒中救治体系的环境下,重视社会支持,以此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健康信念,增强就医行为意图,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就医延迟行为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18  虚拟现实技术在肌肉骨骼疾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蒋思琪,黄欢欢,余馨雨,罗欣,陈丽娟,赵林博,王琦,肖明朝,赵庆华
    2024(2):79-8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18
    [摘要](168) [HTML](0) [PDF 993.95 K](1012)
    摘要:
    19  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在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方法
    殷冰清,刘思远,王弘睿,胡庆元,刘兰惠,胡德华
    2024(2):83-8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19
    [摘要](86) [HTML](0) [PDF 962.12 K](200)
    摘要:
    20  虚拟现实技术在肺癌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江宁,莫瑜威,林雯雯,徐梅,王莉,朱艳丽,宁丽
    2024(2):86-88,9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20
    [摘要](126) [HTML](0) [PDF 1.72 M](421)
    摘要:
    21  光照疗法在 2 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郭茂婷,胡秀英,王晓夏,赵丹,吴霜,罗贞华,李喆,熊真真
    2024(2):89-9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21
    [摘要](100) [HTML](0) [PDF 1003.46 K](510)
    摘要:
    22  脑卒中患者与照顾者家庭亲密关系变化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陈灿,翟清华,李鑫静,郝娟娟,王露茗
    2024(2):93-9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22
    [摘要](104) [HTML](0) [PDF 1.31 M](571)
    摘要:
    目的 全面了解脑卒中患者与照顾者家庭亲密关系变化过程中的体验,为制订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二元应对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关于脑卒中患者或照顾者家庭亲密关系变化体验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 结果 共纳入14篇研究,提炼出34个研究结果,最终归纳形成7个新类别,综合出3个整合结果:亲密关系变化过程中负性体验突出;亲密关系变化的适应困境;积极适应关系变化,获得正性体验。 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脑卒中患者与照顾者家庭亲密关系变化的动态评估,识别关系变化过程中的未满足需求,促进多元支持系统的建立,引导家庭亲密关系平稳转变。
    23  护士妊娠期临床工作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赵宝生,王琨,郭海红,马瑞,于昱,马超群
    2024(2):98-10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23
    [摘要](85) [HTML](0) [PDF 989.70 K](182)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护士妊娠期临床工作体验和感受。方法 检索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筛选有关护士妊娠期临床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38个研究结果,归纳成6个新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疲倦且交瘁的身心感受;打破原有工作状态及职业规划;多元应对与切身感悟。 结论 亟需关切妊娠期护士紊乱的身心体验,协助其调适工作状态,系统管理其职业学习及生涯;加强切实的政策管理,巩固妊娠期护士多元支持。
    24  行走中的安宁疗护——基于巡诊服务的安宁共照模式在三级医院的实践探索
    刘丹,陈洋,陈莉,王灿,李柳梅,李丽
    2024(2):102-10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24
    [摘要](130) [HTML](0) [PDF 1008.46 K](320)
    摘要:
    目的 探索基于巡诊服务的安宁共照模式在三级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三级医院开展安宁共照巡诊服务模式,并在临床进行实践应用。结果 通过巡诊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不适症状、促进舒适,协助未成年人病情告知,帮助患者参与临终决策、完成临终愿望,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结论 在三级医院开展安宁共照巡诊服务模式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可推广应用。
    25  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呼吸训练方案的应用
    胡晶,丁君蓉,金瑛,梅杰,陈琴
    2024(2):106-11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25
    [摘要](70) [HTML](0) [PDF 1000.37 K](185)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呼吸训练方案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22年6-7月,便利抽样选取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按照整群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3例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呼吸训练方案,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呼吸训练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短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8 h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时躯体疼痛和生命力维度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呼吸训练方案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26  胎盘植入行清除胎盘后子宫重建术患者8例的术后护理
    陈智惠,梁丽丽,邹慧琴,陈乔珠,钟月华
    2024(2):111-11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26
    [摘要](79) [HTML](0) [PDF 959.76 K](161)
    摘要:
    总结8例胎盘植入行清除胎盘后子宫重建术的术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产后出血的护理;产后感染的护理;产后静脉血栓的预防;输尿管支架的护理;疼痛的评估与管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8例患者均保留了子宫并顺利出院。
    27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一例的护理
    魏柳毅
    2024(2):114-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02.027
    [摘要](88) [HTML](0) [PDF 952.07 K](183)
    摘要:
    总结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降低感染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院内传播的风险,做好肺部及右下肢皮肤感染、腹泻等的症状护理,加强输血管理以减少溶血反应的发生,做好血栓的观察和预防,重视抗结核药和激素的用药依从性,全程实施心理护理。该例患者经过26 d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好转出院。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