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0卷第1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居家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珍凤,陈霞,魏艳,李瑞,张理想,邓晓媚,王婷婷
    2024, 41(11):1-4. DOI: 10.3969/j.issn.2097G1826.2024.11.001
    [摘要](133) [HTML](0) [PDF 949.09 K](272)
    摘要:
    目的 了解居家脑卒中患者的药物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居家用药的安全性与规范性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4-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延续护理中心基于信息化平台随访的21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平台收集患者人口学、生活方式、用药等相关资料,采用药物素养调查问卷(medication literacy questionnaire,MLQ)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居家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总分为(5.52±1.63)分,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高的脑卒中患者有较好的药物素养水平(P<0.01),空腹血糖≥7.1 mmol/L、缺乏运动脑卒中患者的药物素养水平较低(均P<0<05)。 结论 医护人员应结合院外居家脑卒中患者药物素养的影响因素,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以提升其药物素养水平,保证患者居家用药安全。
    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语音生物标记物相关科研资助项目分析
    王文霞,韩舒羽,单锶楷,杨宇帆,张雯敏,陈思烨,王小萌,陈默,王志稳
    2024, 41(11):5-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02
    [摘要](76) [HTML](0) [PDF 1.12 M](145)
    摘要:
    目的 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对语音生物标记物相关项目的资助情况,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NIH基金资助项目查询系统中所有关于语音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时间跨段设定为建库至2024年1月,运用NVivo 12 Plus和Excel软件进行信息挖掘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美国语音生物标记物研究项目3年内资助数量达90项,涉及31家不同类型的机构,涵盖了医疗、生物和科技等多个领域,并聚焦于儿童到老年全年龄段人群的8个项目内容、7种疾病类型。结论 语音生物标记物作为一种简单易收集的数字技术具有广阔研究前景,我国医疗行业研究者应重视语音生物标记物的价值,并以此开展多角度、全方位、跨学科的纵深研究,以推动医疗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3  基于知识图谱的肠造口相关并发症智能问答系统的构建研究
    陈雅楠,陈紫婷,谢弋戈,尚浩彬,王志稳,张旭
    2024, 41(11):9-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03
    [摘要](135) [HTML](0) [PDF 1.19 M](197)
    摘要:
    目的 构建基于肠造口并发症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系统。 方法 (1)知识图谱构建:通过整合肠造口相关并发症指南等多种知识来源,采用本体构建七步法设计了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知识图谱的本体,之后采用自动机(aho-corasick automaton,AC)多模式匹配算法,建立造口并发症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构建造口并发症知识图谱;(2)智能问答系统构建:建立肠造口相关并发症自然语言词库和特征词词库,以模板匹配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类,然后形成适用于图数据库查询语言(Cypher)语法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匹配语句,完成知识图谱查询任务,最终建立肠造口相关并发症智能问答系统。 结果 构建了以并发症名称、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措施等为本体层的造口相关并发症知识图谱,并建立了通过Cypher语言进行知识查询的智能问答系统。 结论 本智能问答系统,可帮助肠造口患者快速获取经过循证的医疗信息,赋能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科学自我管理,促进肠造口管理服务普惠化。
    4  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莉萍,陆泽怡,邱思瑜
    2024, 41(11):13-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04
    [摘要](88) [HTML](0) [PDF 939.58 K](138)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7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结石中心出院的200例确诊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得分、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及结石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信念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泌尿结石患者的健康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并降低结石复发率。
    5  移动智能技术在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王小叶,安俊红,刘倩,任琴,高瑞琴,范丽红
    2024, 41(11):17-2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05
    [摘要](96) [HTML](0) [PDF 957.91 K](317)
    摘要:
    6  广东省新入职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超群,赖锦佳,文工圳,陈瀚熙,向家艮,谭益冰
    2024, 41(11):21-2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06
    [摘要](70) [HTML](0) [PDF 1.01 M](129)
    摘要:
    目的 基于国际护士协会(International Concil of Nurses, ICN)颁布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2.0》(core competencies in disaster nursing version 2.0, CCDN 2.0)框架,探讨新入职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新入职的60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执业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不同剖面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东省新入职护士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可分为能力尚可组、能力中等-沟通水平低下组 、能力严重不足组3种潜在类别。实习期间灾害应急救护演练经验、ICU实习经历和参加过抗疫志愿服务是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存在异质性,新入职护士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
    7  非营养性乳房吸吮模式对早产儿喂养效果的影响
    许冬梅,林梅,王嘉莹,黄丽玲,黄芝蓉,李玉娟,黄婷
    2024, 41(11):26-2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07
    [摘要](61) [HTML](0) [PDF 944.92 K](109)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乳房吸吮模式对早产儿喂养效果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12月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87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由母亲每天入病房进行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干预,对照组由护理人员给予常规护理。 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全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耐受率、纯母乳喂养率、出院1个月A型乳头错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非营养性乳房吸吮模式可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8  精神分裂症患者诊疗参与量表的汉化与信效度检验
    陈宇斌,张灵慧,张佳媛,宇虹,罗含笑,李棋,周郁秋
    2024, 41(11):30-3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08
    [摘要](84) [HTML](0) [PDF 958.86 K](137)
    摘要:
    目的 汉化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诊疗参与量表(service engagement scale,SE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对原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及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SES。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246例SZ患者进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 中文版SES包含4个维度共14个条目。等值性检验表明SES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病程群体具备一致性。校正后题总相关系数为0.394~0.711,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91,折半信度系数为0.838,评定者间相关系数为0.961。结论 中文版SE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疗参与状况。
    9  认知性访谈在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意向量表编制中的应用
    孙佳雨,王百鹤,李蓓蓓,王晓伟,杨金伟,贾红红,刘杨
    2024, 41(11):35-3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09
    [摘要](52) [HTML](0) [PDF 946.11 K](143)
    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性访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意向量表编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以最大差异策略选取大庆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6例PCI术后患者进行3轮认知性访谈,依据问题评估系统(question appraisal system,QAS-99)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编码,结合编码结果修订量表。结果 第1轮访谈,受访者对10个条目提出疑义,其中7个条目与“澄清”有关,3个条目与“假设”有关,1个条目与“知识/记忆”有关,经讨论后对条目修改;第2轮访谈,1个条目有“措辞”问题,经讨论后修改;第3轮访谈,受访者均能正确理解条目内容且未提出疑义,访谈结束。结论 认知性访谈有效解决了量表编制过程中编制者与受试者、受试者与受试者之间的认知差异,提高了量表的准确性、适用性和科学性。
    10  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的概念分析
    阮君怡,况艺,刘悦,顾毓涵,邢唯杰
    2024, 41(11):39-4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10
    [摘要](120) [HTML](0) [PDF 973.96 K](402)
    摘要:
    目的 分析并阐明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的概念内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Ovid Embase、CINAHL数据库中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的相关文献,应用Walker经典概念分析法对社会再融合的概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6篇文献,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具有4个定义属性:重组个人能力、持续开展生产活动、规律参与社会活动、重建癌症后身份,前置因素为人口学因素、疾病和治疗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成功社会再融合的结果为促进身体健康、减少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再融合失败可能使患者走向社会疏离。结论 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是癌症患者康复的重要表现,护理人员应结合癌症患者社会再融合的概念内涵,制订相应的干预策略,以促进患者社会再融合的水平。
    11  家庭关怀度和社会心理适应在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疏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张银,陈慧,丁佳蓉,李慧慧,钱丽萍,王迪
    2024, 41(11):44-4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11
    [摘要](50) [HTML](0) [PDF 1.27 M](184)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关怀度和社会心理适应在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疏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7月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06例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造口社会心理适应量表和一般疏离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家庭关怀度、社会心理适应和社会疏离总分分别为(65.26±12.70)分、(5.64±2.50)分、(33.34±12.65)分、(37.52±7.24)分;病耻感与社会疏离呈正相关(r=0.603),与家庭关怀度(r=-0.409)、社会心理适应(r=-0.536)呈负相关(均P<0.05)。家庭关怀度和社会心理适应在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疏离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24,占总效应的44.38%。结论 病耻感不仅能直接影响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也可通过家庭关怀度和社会心理适应间接影响其社会疏离水平;医护人员可通过构建干预支持网络提高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和社会心理适应水平,从而降低其社会疏离水平。
    12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梁芳,叶艺,彭琳,王胥人,杨婧,陈进,陆小英
    2024, 41(11):49-5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12
    [摘要](96) [HTML](0) [PDF 961.49 K](435)
    摘要:
    目的 了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危人群风险感知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1-7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血管疾病风险态度和信念量表、健康生活方式量表、知觉心理压力量表、患者沟通模式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人群中筛选出的359例高危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CVD高危人群风险感知得分为(14.37±1.89)分,风险感知高的个体为49例(13.64%),风险感知低的个体为310例(86.36%)。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族史、服用降糖药、健康生活方式是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CVD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感知水平较低,可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风险沟通干预,促进其风险感知水平的提升。
    13  运动自我效能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恐惧和身体活动间的中介作用[
    陈虹辛,程喜荣,陈立夏,王丽,徐静,常梦婷
    2024, 41(11):53-5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13
    [摘要](81) [HTML](0) [PDF 1.01 M](185)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在运动恐惧和身体活动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肺病科收治的23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ampa评分表(Tampa scale of kinesiophobia,TSK)、老年人体力活动问卷(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PASE)和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xercise self-efficacy scale,ESE)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COPD患者TSK、PASE和ESE总分分别为(43.22±0.41)分、(64.28±2.68)分、(43.26±1.64)分;TSK与PASE呈负相关(r=-0.34),与ESE呈负相关(r=-0.47);ESE与PASE呈正相关(r=0.35);ESE在TSK与PASE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2.82%。结论 运动恐惧可通过运动自我效能间接老年COPD患者活动,提示医护人员可采取策略舒缓患者的运动恐惧情绪,增强运动自我效能感,进而增加其身体活动水平。
    14  护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期间同伴支持体验的质性研究
    焦杰,赫姗,张方圆,罗志芹
    2024, 41(11):57-6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14
    [摘要](65) [HTML](0) [PDF 937.85 K](144)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期间提供和接受同伴支持中的体验。方法 2023年1-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了解其在提供和接受同伴支持中的体验,采用 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3个主题及11个亚主题:(1)同伴支持的内容多样,包括经验交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团结协作、生活照顾;(2)同伴支持的益处,包括减轻不良情绪、促进彼此成长、增进同学情谊;(3)提升同伴支持的方法,包括自己选择同伴、多交流多沟通,主动分担任务、积极培养感情;明确职责分工、营造良好氛围。结论 同伴是本科实习护生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同伴支持在促进其角色转型和职业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15  基于Citespace孤独症患儿照顾者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陈宇,刘洋,张春梅,张童语,赵冰燕,王冰洁,代玲云,许玲
    2024, 41(11):61-6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15
    [摘要](62) [HTML](0) [PDF 966.73 K](227)
    摘要:
    目的 分析国内外孤独症患儿照顾者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25日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中收录的孤独症患儿照顾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856篇英文文献和241篇中文文献。国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亲职压力、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融入、生活质量、父母介导干预;国内研究热点与之相似,但处于起步阶段。结论 我国尚缺乏对孤独症患儿照顾者的关注,护理研究者应加大对该人群的研究力度和深度,为其提供帮助与支持。
    16  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症状群及影响因素
    李宁,张勇,贾江坤
    2024, 41(11):65-6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16
    [摘要](42) [HTML](0) [PDF 968.36 K](107)
    摘要:
    目的 分析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治疗期间的相关症状群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河南省某医院免疫治疗科接受治疗的MM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肿瘤ICIs治疗症状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ICIs治疗期间皮疹、腹痛、视觉模糊、头晕、心悸、恶心、腹泻发生频率较高。因子分析显示形成肌肉-呼吸症状群、神经-感觉症状群、皮肤-肠胃症状群3个症状群。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以及疾病分期为患者肌肉-呼吸症状群的影响因素(F=16.892,P<0.001);发病部位、基础疾病为患者皮肤-肠胃症状群的影响因素(F=18.345,P<0.001);年龄、淋巴结或脏器转移数量为患者神经-感觉症状群的影响因素(F=11.456,P<0.001)。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ICIs期间神经-感觉症状群和皮肤-肠胃症状群困扰严重。护士要注重对于年龄较大、患有基础疾病、肿瘤分期较晚、发病部位为黏膜、淋巴结或器官转移数量较多的患者的监测,并实施对症护理。
    17  基于决策树法构建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
    梁晓霜,彭边,裴娟,毛莹莹,王雪莲
    2024, 41(11):70-7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17
    [摘要](37) [HTML](0) [PDF 1.00 M](185)
    摘要:
    目的 构建预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的决策树模型。方法 2022年6-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某医院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术中低体温将其分为低体温组(n=77)和非低体温组(n=25),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决策树预测模型。结果 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低、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hesiologists,ASA)评分较高、入室体温较低、手术时间较长和出血量较多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因素建立了预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的决策树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21(95%CI:0.798~0.844)。结论 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18  肺癌患者疾病感知对术前焦虑的影响:信息需求与患者信任的多重中介作用
    居馨星,冯竞,杨洁,葛玲,刘晓芯
    2024, 41(11):74-7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18
    [摘要](43) [HTML](0) [PDF 1.01 M](141)
    摘要:
    目的 探讨信息需求和患者信任在肺癌患者疾病感知与术前焦虑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30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简化版疾病感知问卷及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疾病感知、信息需求呈正相关(r=0.470,r=0<646,P<0.001),术前焦虑与患者信任呈负相关(r=-0.400,P<0.001),信息需求和患者信任在疾病感知与术前焦虑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结论 肺癌患者的疾病感知不仅直接影响术前焦虑,还可通过信息需求和患者信任的多重中介间接影响术前焦虑。
    19  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策略的范围综述
    赵志欣,王瑞博,宋王涛,林蓓蕾,梅永霞,张振香
    2024, 41(11):79-8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19
    [摘要](63) [HTML](0) [PDF 1.12 M](152)
    摘要:
    目的 系统分析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策略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范围综述的方法框架,检索11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策略相关文献,并对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0月16日。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自我倡权干预方案包括多媒体互动式干预、特定疾病倡权干预、同伴主导的团体干预、写作干预、工作咨询和倡权干预;干预频率多为1次/周,干预时长多为4、6、8或10周;结局指标包括自我倡权意识/能力、疾病知识、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生活质量和自我倡权项目可行性等。结论 自我倡权干预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群体性的特点,未来研究者可根据慢性病患者不同的疾病特点和护理需求,制订个性化、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20  海军某部队基层官兵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潜在剖面及人群特征研究
    刘国香,毕轩懿,顾群,王婧婷
    2024, 41(11):84-8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20
    [摘要](33) [HTML](0) [PDF 1021.17 K](86)
    摘要:
    目的 探索海军某部队基层官兵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潜在类别及人群特征。方法 2023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海军某部队基层官兵1056名,使用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ROMIS)对基层官兵的HRQoL进行调查,并进行潜在剖面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识别不同HRQoL类别官兵人群特征。结果 官兵分为无症状困扰与功能受损组[894(84.66%)]和轻度症状困扰与功能受损组[162(15.34%)]两个类别,两个类别官兵在入伍前生活地、文化程度、饮食规律情况、核心力量训练频率、球类运动频率、慢性病、服药情况、慢性疼痛、自觉健康状况上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根据HRQoL可官兵分为两个类别,应针对性制订护理方案,以改善其HRQoL。
    21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Kernel核密度估计的实证研究
    王佳怡,沈芸,朱燕,宋天敕,陈洁婷
    2024, 41(11):90-9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21
    [摘要](59) [HTML](0) [PDF 1.40 M](89)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为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1-2022年省级护理人力资源面板数据,通过测算Kernel密度和Dagum基尼系数对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1-2022年,在空间分布上,全国及各地区护理人力资源总量呈增加趋势,各区域差异逐步降低,且两极化特征明显;在区域差异上,我国护理人力资源总体差异均值为0.1149;区域内呈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区域的梯度逐步递增趋势;区域间差异占总体差异的40.61%。结论 全国护理人力资源总体差异处于相对合理状态,区域间差异是主要来源,均等化水平逐步提升;政府应针对各区域精准施策,进一步稳定护理人力资源队伍,完善护理人力资源结构以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
    22  代理决策者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研究进展
    商君婷,赵军亚,陈燕,宋雪青,许翠萍
    2024, 41(11):95-9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22
    [摘要](50) [HTML](0) [PDF 941.53 K](327)
    摘要:
    23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刘梦婷,王盼盼,吴田田,要子慧,胡博,孙长青
    2024, 41(11):99-10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23
    [摘要](48) [HTML](0) [PDF 1.30 M](127)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需求的质性研究,为提高其出院准备度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PsycINFO、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采用汇集性整合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提炼出33个结果,归纳为8个类别,并综合为3个整合结果:信息教育需求、心理情感需求;服务与资源需求。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需求形式多样,医护人员及家庭应提供符合患者年龄和多维度的个性化支持,制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康复策略。
    24  成人经鼻肠管菌群移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李海涵,陈述凡,周筛兰,郭子宁,凌克玉,朱晓萍
    2024, 41(11):103-10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24
    [摘要](55) [HTML](0) [PDF 949.36 K](188)
    摘要:
    目的 总结成人经鼻肠管菌群移植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肠道相关协会网站中关于成人经鼻肠管菌群移植护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临床实践,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9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包含4个类别,共24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成人经鼻肠管菌群移植护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菌群移植提供循证依据。
    25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间质性肺炎行双肺移植术患者的护理
    沈怡,翁峰霞,张萍,卫建华,桑明,付继慧
    2024, 41(11):107-11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25
    [摘要](57) [HTML](0) [PDF 938.95 K](114)
    摘要:
    总结1例肾移植术后再行双肺移植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多层面有效管理血压和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细菌去定植联合抗菌药物管理,降低感染发生风险;加强免疫抑制剂特殊管理,避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实施认知策略训练和运动功能训练,预防及改善谵妄。经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患者术后第7天拔除气管插管并下床活动,术后第9天转出监护室,术后第16天康复出院,随访10个月患者各项机体功能恢复良好。
    26  一例成人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行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的护理
    管玉珍,耿丹丹,陆艳艳,陈晴晴,张伟
    2024, 41(11):111-11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26
    [摘要](51) [HTML](0) [PDF 914.42 K](148)
    摘要:
    27  一例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脊髓炎并发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急救护理
    王嘉妮,章毅,潘丽丽
    2024, 41(11):114-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4.11.027
    [摘要](89) [HTML](0) [PDF 915.57 K](79)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