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卷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服务选择偏好与异质性分析——基于离散选择实验方法
    秦美姣,廖冰,蔡舒,陆巧葱,谭颖瑶,杨静
    2023(8):1-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01
    [摘要](147) [HTML](0) [PDF 1014.79 K](465)
    摘要: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服务的选择偏好及支付意愿,为优化乳腺癌术后随访服务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设计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佛山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23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构建混合Logit回归模型进行偏好分析。结果 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选择偏好的属性有:随访人员、随访方式、随访频率、自付费用以及咨询内容等。效用最高组合方案为乳腺专科医生(乳腺专科护士)、面对面随访、提供社会心理学指导、每3个月随访1次、自付费用100元/次。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的患者对属性水平的偏好权重不同(均P<0.05)。结论 随访人员是乳腺癌术后患者最关注的属性,专科医生是首选,其次是专科护士;建议提升乳腺专科护士在随访服务中的作用,加强社区医疗的专科建设,尊重乳腺癌术后患者偏好,制订个性化随访服务方案。
    2  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会参与的潜在剖面分析
    韦磊,张百艺,罗玲平,邓甜甜,王克芳,李明
    2023(8):6-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02
    [摘要](87) [HTML](0) [PDF 930.19 K](239)
    摘要: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社会参与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南市13个社区招募的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参与测评问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社会参与的潜在类别,使用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老年COPD患者社会参与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社会参与良好型(27.3%)、互动参与中等型(53.2%)和社会参与缺乏型(19.5%)。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疲乏、社会支持是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社区老年COPD患者社会参与存在3个潜在类别,医疗卫生人员应注重社会参与不同类别患者的特征,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其社会参与状况。
    3  唐山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痴呆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韩月华,李婷婷,安若楠,李淑杏,张盼
    2023(8):10-1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03
    [摘要](74) [HTML](0) [PDF 886.22 K](429)
    摘要: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痴呆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唐山市20家养老院的55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痴呆恐惧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550名养老机构老年人痴呆恐惧得分为(56.50±10.726)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75.64±14.311)分、孤独感得分(16.64±4.606)分。养老机构老年人痴呆恐惧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呈负相关,与孤独感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痴呆家族史、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孤独感、生活负担、遇到痴呆情况以及探望频率是养老机构老年人痴呆恐惧的影响因素(均P<0.01),可解释总变异的60.8%。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痴呆恐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护理人员和机构管理者应重视其痴呆恐惧状况,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痴呆恐惧水平。
    4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宫伟利,赵涓旭,韩玉香,郑玲玲,韩吉华
    2023(8):14-1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04
    [摘要](89) [HTML](0) [PDF 872.21 K](296)
    摘要: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d care planning,ACP)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某肿瘤医院治疗的109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54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1个月跨理论模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及死亡态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和死亡态度描绘(自然接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态度描绘(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ACP准备度,改善患者死亡态度,对晚期癌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5  育龄期宫颈癌患者感知伴侣回应性与生育忧虑的相关性分析
    袁媛,桑玉还,严忠婷,王芳,梁轶,鞠梅
    2023(8):18-2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05
    [摘要](72) [HTML](0) [PDF 882.86 K](266)
    摘要:
    目的 分析育龄期宫颈癌患者感知伴侣回应性与生育忧虑的相关性,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泸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育龄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感知伴侣回应性量表、生育忧虑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育龄期宫颈癌患者感知伴侣回应性得分为(54.04±8.01)分,生育忧虑得分为(60.46±6.74)分;感知伴侣回应性与生育忧虑呈负相关(r=-0.79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生育情况、生育意愿、感知伴侣回应性是育龄期宫颈癌患者生育忧虑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育龄期宫颈癌患者感知伴侣回应性处于中等水平,生育忧虑处于较高水平,可通过提高患者的感知伴侣回应性,改善其生育忧虑状况。
    6  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现状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
    冯美,郑显兰,冷虹瑶,沈巧
    2023(8):22-24,6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06
    [摘要](50) [HTML](0) [PDF 1.62 M](242)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为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1-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7大行政区域抽取863名儿科危重症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285.21±34.97)分,得分最高的维度是评判性思维能力[(4.16±0.72)分],得分最低的维度是管理能力[(3.17±0.9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岗位类型、是否获得危重症专科护士证书是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我国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策略,全面提升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整体水平。
    7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管理特征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劭菲,陈妙盈,黄宝琴,冀彦,邓涛,张利峰
    2023(8):25-2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07
    [摘要](75) [HTML](0) [PDF 1006.68 K](306)
    摘要:
    目的 识别并描述孤独症儿童家庭管理特征的潜在类别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门诊就诊的328名孤独症儿童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慢性病儿童家庭管理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识别孤独症儿童家庭管理特征的潜在类别,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管理特征可分为“管理有效型”(16.2%)、“基本适应型”(52.7%)及“管理困难型”(31.1%),确诊时间、居住地、经济水平、孤独症专业干预情况、父母健康和参与干预情况是家庭管理特征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大部分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应关注确诊时间长、居住于农村、经济收入低家庭的孤独症儿童照护与干预情况,重视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健康状况,为孤独症儿童接受专业干预提供支持。
    8  夫妻疾病沟通的概念分析
    刘志薇,梅永霞,张振香,江湖,张杜杜,林蓓蕾,陈素艳
    2023(8):30-3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08
    [摘要](127) [HTML](0) [PDF 1.04 M](251)
    摘要:
    目的 分析并阐明夫妻疾病沟通的概念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psycINFO和CINAHL数据库中与夫妻疾病沟通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依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应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9篇文献,夫妻疾病沟通包括4个概念属性:疾病内容沟通、情感性沟通、沟通风格和保护性隐瞒;前因包括社会、疾病、心理和沟通因素,后果包括亲密关系、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疾病不确定感和恐惧感。结论 通过概念分析明确了夫妻疾病沟通的概念属性,研究者可结合其概念内涵,对夫妻疾病沟通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9  虚拟现实系统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李丝静,江智霞,谢光辉,杨晓玲,董俊兰,罗娟,刘小会
    2023(8):35-3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09
    [摘要](107) [HTML](0) [PDF 916.90 K](447)
    摘要:
    目的 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系统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审查,探讨其可接受性、耐受性和潜在有效性。方法 根据范围综述研究方法,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总结系统内容、干预方法、应用效果及局限性等。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主要探讨VR系统对重症患者睡眠、心理、疼痛、认知和早期活动等的影响;单次干预时长约5~30 min;患者对VR系统的接受度较高且满意度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可控;但临床实施方法不够完善,缺乏较为客观的特异性评估方式,且系统内容偏商业化,其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结论 VR系统应用于重症患者中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效果;未来研究应注重基于循证探索VR最佳干预策略,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考虑跨学科合作定制适合重症患者的系统内容,并分析成本效益,以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0  终末期肾病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症状群及其前哨症状的回顾性研究
    周仕依,张伟,陈孜瑾,李伟,杨振华,李林,朱大乔
    2023(8):40-4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10
    [摘要](81) [HTML](0) [PDF 897.30 K](267)
    摘要:
    目的 探索终末期肾病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后症状群及其前哨症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行PTX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提取内容包括疾病相关资料和透析症状指数等。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基于Apriori算法判定前哨症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探索影响因素。结果 共提取骨骼肌肉、皮肤和贫血3类症状群,其前哨症状分别是手/脚麻木、皮肤干燥和疲倦无力。患者性别、围术期血钙、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增长量与手/脚麻木程度有关;患者年龄、透析龄、是否规律透析、术前血磷和术后PTH增长量与皮肤干燥程度有关;患者年龄、透析龄、是否规律透析、术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疲倦无力程度有关(均P<0.05)。结论 患者PTX术后中长期存在3类症状群,其前哨症状与多项实验室指标关系密切。
    11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护理虚拟仿真技术文献计量学分析
    马娟娟,尹斐,孙淑艳,詹雨欣,张瑾,张慧
    2023(8):45-4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11
    [摘要](91) [HTML](0) [PDF 1.10 M](309)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领域中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345篇与护理虚拟仿真相关的文献,从年发文量、作者、国家、期刊、文献共被引、关键词聚类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护理虚拟仿真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且发文量逐年增加;研究的热点类型为干预性研究,热点应用研究集中在护理教学培训、临床治疗护理、主要技术模式等方面。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领域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研究热点正逐渐从临床护理转向护理教育领域。
    12  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及其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王芸,周梅芳,陈斯霞,朱义盼,潘烨瑾,王赟,田凤美
    2023(8):49-5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12
    [摘要](76) [HTML](0) [PDF 880.31 K](219)
    摘要:
    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8-12月,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27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中文版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42.9%(118/275)的患者主观认知下降评分大于3分,存在主观认知下降。年龄、受教育程度、衰弱、营养状况是主观认知下降的影响因素(均P<0.05)。主观认知下降组和非主观认知下降组衰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认知下降与衰弱呈正相关(r=0.64,P<0.001)。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及衰弱水平均较高,二者相互影响;提示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认知和衰弱状况的评估,尽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3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结直肠癌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作用研究
    李婧,郭玉芳,孙迎红,孟祥文,马慧玲,王克芳
    2023(8):53-5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13
    [摘要](90) [HTML](0) [PDF 884.22 K](465)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结直肠癌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4-10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中心的结直肠癌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领悟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分别为(33.28±7.81)分、(63.83±10.27)分、(72.00±7.33)分和(50.61±6.27)分。结直肠癌患者领悟社会支持负向预测癌症复发恐惧(β=-0.149,β=-0.14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分别负向预测癌症复发恐惧(β=-0.158,β=-0.149),均P<0.05。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分别为-0.036和-0.042。结论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结直肠癌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和癌症复发水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对改善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4  慢性病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研究进展
    时丽莹,葛洪霞,程方方,邵珂,王文梓,王祥源,李朔韬
    2023(8):57-60.
    [摘要](102) [HTML](0) [PDF 878.23 K](730)
    摘要:
    15  围产期丧失悲伤评估工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崔佳欣,安子芬,余立平
    2023(8):61-63.
    [摘要](88) [HTML](0) [PDF 857.96 K](728)
    摘要:
    16  老年人衰弱前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周飞洋,龙柯宇,谢琳琳,杨婷婷,郭春波,邓露
    2023(8):64-66.
    [摘要](110) [HTML](0) [PDF 859.54 K](1338)
    摘要:
    17  基于二元视角的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影响因素混合研究系统评价
    王文娜,孙倩倩,梅永霞,张振香
    2023(8):67-7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17
    [摘要](59) [HTML](0) [PDF 909.29 K](251)
    摘要:
    目的 基于脑卒中患者与照顾者二元视角,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混合研究系统评价设计,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筛选关于脑卒中患者和/或照顾者与自我护理相关研究,对纳入文献采用基于数据的收敛整合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最终整合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照顾者相关因素、二元相关因素、人际间相关因素、医疗卫生系统相关因素、环境相关因素等。结论 脑卒中自我护理是一个涉及患者与照顾者二元的复杂过程,受多层面因素共同影响。未来有必要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构建更具针对性的脑卒中患者与照顾者二元自我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借鉴。
    18  老年人久坐行为与衰弱相关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宋辛颖,张伟宏,刘艳飞,张佳佳,宋安妮
    2023(8):72-7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18
    [摘要](59) [HTML](0) [PDF 913.37 K](238)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久坐行为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以来至2022年6月。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R软件进行。结果 最终纳入19篇文献,共9784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久坐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为15%,高水平久坐行为与衰弱或衰弱前期有关。亚组分析显示,加速度计测量的久坐行为,衰弱患病率为7%;问卷等自我报告的形式评估久坐行为,衰弱患病率为23%;量表评估久坐行为,衰弱患病率为12%;身体功能测试评估久坐行为,衰弱患病率为32%(均P<0.01)。结论 单次连续久坐行为对衰弱的影响更明显,同等时间的身体活动代替久坐行为对衰弱有积极作用。中断久坐行为干预比减少总久坐时间效果更好。年龄、共病、测量工具、久坐时间积累等是影响久坐老年人衰弱的重要因素,未来应该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更深入的干预。
    19  危重症患者ICU后心理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程志强,张宝珍,李夏欣,夏娇云,周钰珏,严宪峰,付焕旭,闫程坤
    2023(8):77-8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19
    [摘要](80) [HTML](0) [PDF 924.70 K](245)
    摘要:
    目的 总结危重症患者ICU后心理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纳入关于ICU后心理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计167 642例患者,ICU后心理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2%(95%CI:0.25~0.40)。患者年龄≤70岁、女性、学历水平高、饮酒史、脓毒症、慢性病史、精神疾病史、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长、使用镇静剂、妄想记忆,事实记忆是ICU后心理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以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ICU后心理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20  不同运动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吕慧彧,李现文,黄浩
    2023(8):82-8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20
    [摘要](62) [HTML](0) [PDF 977.61 K](247)
    摘要:
    目的 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网状Meta分析法评价不同运动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运动为干预措施、透析充分性为结局指标的干预性研究。使用Stata 15.0软件和R 4.2.1软件的 Gemtc程序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8篇,研究对象1764例,8种运动方式,文献质量为A至B级。与常规透析相比,透析中有氧和阻力混合运动、透析中阻力运动、透析中有氧运动均能改善透析充分性,排序概率显示对透析充分性改善效果最佳的是透析中有氧和阻力混合运动,其次为透析中阻力运动、透析中有氧运动。结论 进行中等强度的透析中阻力和有氧运动可提高透析充分性,应鼓励无运动禁忌的患者进行透析中运动。
    21  医护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与体验的Meta整合
    杨晓霞,吕利明,于子夫,陈美旭,任燕语
    2023(8):88-9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21
    [摘要](135) [HTML](0) [PDF 893.21 K](476)
    摘要:
    目的 系统整合关于医护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认知与体验的质性研究,为ACP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医护人员对ACP认知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汇集性Meta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提取43个研究发现,归纳成8个类别,进一步综合得到3个研究整合:医护人员对ACP的认识;医护人员实施ACP过程中的障碍;促进医护人员开展ACP的方法。结论 ACP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多方面人员共同努力才能获得高质量的ACP沟通。
    22  护士不良事件上报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郭晓颖,李圆圆,郭薇,束燕,林陶玉
    2023(8):92-9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22
    [摘要](151) [HTML](0) [PDF 1.15 M](448)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不良事件上报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公立医院39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良事件知信行问卷、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检验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组织层面医院安全文化、培训正向影响上报行为,总效应值分别为0.295和0.206;报告障碍对上报行为产生负向影响,总效应值为-0.114,工作满意度正向调节上报态度对上报行为的影响;个人层面上报认知、态度正向影响上报行为,总效应值分别为0.287、0.565。结论 医院安全文化、培训、工作满意度、上报认知及态度对护士不良事件上报行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医院管理者宏观层面应完善制度建设,打造安全文化,加强社会支持水平,同时关注护士个人上报认知及态度情况,从根源上寻找解决方案。
    23  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的构建
    胡黎黎,顾健腾,周娅颖,孙溦
    2023(8):97-100,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23
    [摘要](77) [HTML](0) [PDF 1.63 M](227)
    摘要: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导向明确的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以提高应急救援质量,为核应急救援积累研究资料。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定性访谈、小组讨论,初步拟定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咨询,并将其应用于核应急医学救援培训后的评估,以进行验证。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4,其重要性和可行性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0、0.46)和(0.12、0.60)。根据其均数和变异系数取值结果,结合专家评议和研究小组讨论,建立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经实训,应用规范后带污手术的环境器械去污评分、带污伤员去污评分项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均P<0.05)。结论 构建的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较为科学合理,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
    24  军医大学无军籍本科学员军校生活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欧一诺,严乾文,安筱竹,皋文君
    2023(8):101-10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24
    [摘要](66) [HTML](0) [PDF 879.08 K](428)
    摘要:
    目的 探讨军医大学无军籍学员生活适应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采取措施使无军籍学员更好地融入军校生活。方法 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等对3所军医大学329名无军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军医大学无军籍本科学员适应性水平较地方高校大学生低;抑郁和社会支持是军校无军籍学员适应性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军医大学无军籍学员适应性,军医大学应为其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专业心理疏导及治疗,以提高无军籍学员适应性。
    25  基于CIPP模型军校护理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黄玲芳,王宗华,孔德辉,陈堃,洪燕,林莉
    2023(8):105-10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25
    [摘要](71) [HTML](0) [PDF 865.18 K](332)
    摘要:
    目的 构建军校护理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供工具。方法 以CIPP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初拟评价指标,选取16名军医大学教育领域专家进行3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第3轮函询专家积极性为93.8%,专家权威系数为0.89,3个子系统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9、0.336、0.157(均P<0.01),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13~5.00。评价指标体系由同行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和教师自评3个子系统组成,共12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结论 军校护理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科学、指标可靠、权重合理,可以为军校护理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26  高职护理专业技能综合情景模拟学习成效他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梅阳阳,吴美丹,邓丽金,穆艳,徐艳
    2023(8):109-1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26
    [摘要](61) [HTML](0) [PDF 869.06 K](260)
    摘要:
    目的 基于CIPP模式,构建全面、科学可靠的高职护理专业技能综合情景模拟学习成效他评指标。方法 综合利用质性和量性研究结果,拟订初期考评指标条目池,利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5名专家进行函询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肯德尔和谐系数由0.17升至0.24(均P<0.01),最终形成含4个一级维度(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12个二级维度和43个三级条目的高职护理专业技能综合情景模拟学习成效他评指标体系。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技能综合情景模拟学习成效他评指标体系构建科学全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为护理教育者对高职护生技能综合情景模拟实践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27  从41种知识综合方法中推荐系统评价类型:一项基于网络的决策支持工具——“Right Review”的介绍
    韩舒羽,王志稳
    2023(8):113-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8.027
    [摘要](99) [HTML](0) [PDF 962.26 K](256)
    摘要:
    知识综合方法的激增为研究者正确选择系统评价方法带来了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女王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组建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项基于网络的决策支持工具“Right Review”。该工具能为用户从41种知识综合方法中推荐系统评价方法,其中定量研究系统评价26种、定性研究系统评价15种。“Right Review”工具免费开放,简单易用,能有效辅助科研工作者选择合适的系统评价方法和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源。本文对该工具的核心功能进行介绍,以期为国内研究者开展系统评价提供工作辅助的提示和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