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骤停发病特征及急救措施
    周伟丽,臧舒婷
    2023(6):1-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01
    [摘要](196) [HTML](0) [PDF 938.73 K](724)
    摘要:
    目的 分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致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发病特征及急救措施,探讨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方案。 方法 收集并整理郑州某院2019-2022年中青年AMI致CA患者329例的急救中心记录、院外急救人员记录及本院记录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急救响应时间、发病特点、病因及心电图等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急救、并发症、转归情况,讨论急救措施的抢救效果。 结果 329例患者经抢救恢复自主循环174例(52.89%)。36~55岁年龄段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7),急救响应时间≤10 min患者死亡率低于急救响应时间>10 min的患者(P=0.005)。有144例患者(43.77%)于00:00-08:00发病,且有237例患者(72.04%)发病时目击者未给予任何急救措施;146例患者(44.38%)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且有242例患者(73.56%)心电图表现为超急性T波改变;入院后,171例患者(51.98%)接受了肾上腺素推注,有19例患者(5.78%)发生用药后出血。 结论 中青年AMI致CA的急救成功率还有待提高,建议相关部门对大众进行院前急救知识的培训,并构筑全民急救体系。
    2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急性创伤性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李阳洋,俞荷花,彭飞,蒋卓娟,雷培培
    2023(6):5-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02
    [摘要](84) [HTML](0) [PDF 949.50 K](355)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帮助评价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并指导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实施。 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89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比较两组患者目标喂养达标时间、护士操作时间、营养相关指标水平及EN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 观察组目标喂养达标时间为(60.14±5.39)h、护士测定胃残余量操作时间为(74.38±10.32)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44±6.83)h、(94.82±8.4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N 7 d后,两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均高于EN开始时,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EN期间,观察组反流、误吸、腹胀发生率、营养液中断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能更有效指导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EN实施,缩短目标喂养达标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3  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预测模型的构建
    杨晓文,童孜蓉,吴娟,王昱
    2023(6):9-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03
    [摘要](97) [HTML](0) [PDF 987.06 K](737)
    摘要:
    目的 构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预测模型,以期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构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预测模型,并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 结果 310例患者中,60例患者脱机失败,占19.35%。是否脱机失败的患者在年龄、吸烟指数、机械通气时间等资料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吸烟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等是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0.647~0.798)。 结论 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对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临床及时制订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相关对策。
    4  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实施早期康复行为意向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王海青,刘莹莹,杨富,方芳
    2023(6):13-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04
    [摘要](106) [HTML](0) [PDF 940.23 K](645)
    摘要:
    目的 编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护人员实施早期康复行为意向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展开相关研究提供测评工具。 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小组讨论形成初始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2名ICU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通过项目分析筛选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估结构效度,最终确定问卷条目。计算Cronbach’α系数和重测信度对问卷信度进行评价。 结果 最终形成了包含5个维度26个条目的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51%。问卷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800~1.0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813。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1,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均>0.7。问卷总重测信度为0.995,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932~1.000。 结论 ICU医护人员实施早期康复行为意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推广应用。
    5  淹溺伤员气道现场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陈文颖,冯苹,张玲娟,贾丹丹,顾李妍
    2023(6):17-2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05
    [摘要](126) [HTML](0) [PDF 940.77 K](434)
    摘要: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淹溺伤员气道现场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构建科学的管理流程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检索国内外循证资源及文献数据库,由3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通过专家会议法总结出最佳证据。 结果 纳入文献10篇,其中指南6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1篇,总结出17条最佳证据。 结论 总结的淹溺伤员气道现场管理的最佳证据,科学严谨,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6  儿童重症监护后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现况
    杨涵琳,季涧琳,杨利灵,唐平,江艳,陆群峰
    2023(6):21-2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06
    [摘要](218) [HTML](0) [PDF 947.32 K](884)
    摘要:
    7  中青年女性癌症患者决策准备的潜在类别分析
    谭佳宁,韩娟,范廷婷,方秀敏,邵世和,罗彩凤
    2023(6):25-2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07
    [摘要](97) [HTML](0) [PDF 1005.44 K](408)
    摘要:
    目的 探讨中青年女性癌症患者决策准备的潜在类别,为构建个性化决策辅助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镇江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04名中青年女性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决策准备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中青年女性癌症患者决策准备进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组患者特征的差异。 结果 中青年女性癌症患者被分为决策信息失衡型(33.33%)、强利弊-弱沟通型(11.51%)、强沟通-弱利弊型(11.31%)和决策准备充足型(43.85%)4个潜在类别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医疗付费形式、月收入及疾病分期是其潜在类别分型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中青年女性癌症患者决策准备具有4个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注重不同患者的决策准备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决策辅助方案,以提高其决策准备水平。
    8  中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邱春芳,吴燕华,周玥娟,涂晓丽,姚丽娟
    2023(6):30-3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08
    [摘要](88) [HTML](0) [PDF 971.70 K](54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青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医护人员预警中青年PSD风险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市某三级医院收治的329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模型开发,以是否发生抑郁分为PSD组、非PSD组,分析中青年PSD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苏州市某三级医院收治的103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模型验证 。 结果 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多灶病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高、卒中病耻感评分高和希望评分低是中青年PSD的影响因素(均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经验证模型预测的总准确率84.47%,拟合度较好(χ2=2.734、P=0.542)。 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收入、病灶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病耻感及希望水平;构建的预测模型可预测PSD风险,值得推广。
    9  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
    卢芳,张玉仙,罗丹,梅花
    2023(6):34-3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09
    [摘要](75) [HTML](0) [PDF 953.27 K](309)
    摘要:
    目的 建立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并验证,探讨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的结构和内涵,以期为培训和考核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2021年3月,采用专家函询方式对上海市8所医院的32名专家进行有关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要素的开放性问卷调查;同时段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某院16名门诊护士进行访谈,编码分析访谈资料后,筛选胜任要素,并综合专家函询结果建立初始模型;基于初始模型编制问卷,对8所综合性医院307名门诊护士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结构要素,采取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模型结构。 结果 最终建立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认知技能、心理素质、人际互动)和14个二级指标,其中医学专业知识、协调解决能力、总结性思考、预知性服务、主动性、同理心等6项为鉴别性沟通胜任力。 结论 构建的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结构科学合理,可为门诊护士综合素质结构评价、培训模式以及绩效评定等方面提供参考。
    10  基于“替代搜寻”的农村老年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评价
    徐文博,穆兰,卢智增
    2023(6):39-4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10
    [摘要](66) [HTML](0) [PDF 941.45 K](272)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替代搜寻”的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改善农村老年肠造口患者家庭护理质量提供健康管理模式。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0-12月某院收治的结直肠癌行永久性造口术的患者40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22年1-3月收治的同类患者40例及其1名主要照顾家属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延续护理和基于“替代搜寻”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焦虑状态, 并比较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观察组替代者(家属)电子健康素养情况。 结果 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自护能力及焦虑情况均优于出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的总体健康状况、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65.68±7.52)分 vs. (61.43±7.00)分;(117.55±9.07)分 vs. (98.45±9.40)分] ,焦虑评分及造口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46.50±5.94)分 vs. (54.85±6.89)分;7.5% vs. 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替代者电子健康素养评分有明显提升[(24.20±4.09)分 vs. (18.90±4.62)分],与出院前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替代搜寻”的延续护理模式可提高出院指导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11  照顾者照顾能力与失能老人抑郁:家庭弹性与心理弹性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张相醇,王安妮,管婷玉,张雨怡,孔韵怡,孟佳乐,沈梦圆,魏争燕,周倩如
    2023(6):43-4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11
    [摘要](110) [HTML](0) [PDF 1.71 M](774)
    摘要:
    目的 探讨失能老人的家庭弹性与心理弹性在照顾者照顾能力与老人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为居家失能老人抑郁机制研究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安徽、甘肃三地的16个社区中居家失能老人及其照顾者(213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25,FCTI-25)、Walsh家庭弹性问卷中文版(Walsh family resilience questionnaire-C,WFRQ-C)、心理弹性量表(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2,PHQ-2)对其调查。 结果 家属照顾者FCTI-25平均评分为5(10,14)分,老年人WFRQ-C、CD-RISC-10及PHQ-2平均得分为98(87,107)分、(24.55±7.21)分和2(1,3)分。居家失能老人PHQ-2得分与照顾者FCTI-25得分呈正相关,与WFRQ-C、CD-RISC-10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照顾者照顾能力对老人抑郁情绪的直接效应较大,占总效应的65.7%,并通过其家庭弹性和心理弹性发挥一定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4.3%。 结论 增强照顾者照顾能力可促进失能老人心理健康,同时也可从增强失能老人的家庭弹性和心理弹性的角度,来探索今后居家失能老人抑郁的干预方案。
    12  基于CiteSpace的肌少性肥胖研究现状及热点可视化分析
    华楠,师亚,黄姣玲,王秀华,刘丹,王小清
    2023(6):48-5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12
    [摘要](136) [HTML](0) [PDF 1.09 M](352)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肌少性肥胖的研究现状,探究研究趋势,为有效防控肌少性肥胖提供研究依据。 方法 2022年11月,以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 5.7.R5对2000-2022年间肌少性肥胖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研究热点及前沿。 结果 共纳入肌少性肥胖相关研究672篇,近10年发文量激增;国家和机构合作研究普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肌少性肥胖的筛查和诊断、发病机制、不良结局和干预方面。 结论 肌少性肥胖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数量逐年增加;且国际合作增强。我国在肌少性肥胖领域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可借鉴国际优秀研究经验深入研究。
    13  基于CiteSpace分析国内耳穴疗法研究热点及趋势
    徐语晨,葛浩天,王秋琴,章雨桐,孙艳虹,王庆,严姝霞,柏亚妹,徐桂华
    2023(6):53-5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13
    [摘要](341) [HTML](0) [PDF 1.16 M](3098)
    摘要:
    目的 分析国内耳穴疗法的研究概况和前沿趋势,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耳穴疗法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3软件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文献特征,绘制科学知识图谱。 结果 共纳入14 849篇文献,发文量稳步上升;该研究领域形成了四个规模较大的高产作者合作团队,刘志诚是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刊载文献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国针灸》;开展耳穴疗法研究的主力机构是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医院;耳穴贴压、耳针疗法、临床观察是重点关键词,探索耳穴疗法的技术研究、观察耳穴疗法的临床疗效是研究热点。2007-2022年,中医护理、穴位按摩、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穴位贴敷等研究热度较高,发展方向是中医护理和辅助治疗。 结论 耳穴疗法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仍需要注重临床实践,深入探索疗效机制,加强规范化研究,尝试不同耳穴疗法在临床病症中的具体应用。
    14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杜思怡,晏晓莉,刘静
    2023(6):57-6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14
    [摘要](108) [HTML](0) [PDF 966.86 K](588)
    摘要:
    目的 构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风险预警模型,以期为护理人员提供肛周感染风险筛查工具。 方法 2019年 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233例为研究对象,按其是否发生肛周感染分为感染组(68例)和非感染组(165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构建二分类Logistic回归风险预警模型。以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验证模型区分度,以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拟合度。 结果 中性粒细胞计数(OR=7.738)、肛周基础疾病(OR=5.758)、住院天数(OR=4.809)、便秘(OR=4.112)、年龄(OR=3.452)是发生肛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9(P<0.001),最大约登指数为 0.804,最佳临界值为7.5,灵敏度为95.60%,特异度为84.80%,模型拟合度较好(P=0.717)。 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风险预警模型有良好预测价值,得分越高,发生率越高,可作为临床肛周感染风险筛查的工具推广应用。
    15  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父母创伤后成长体验的质性研究
    徐佳怡,董蝶,沐婷玉,沈翠珍
    2023(6):61-6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15
    [摘要](101) [HTML](0) [PDF 938.17 K](699)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父母创伤后成长的真实体验,为临床制订心理干预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2名心境障碍青少年患者的父母进行半结构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 结果 共提炼出新的人生感悟、个人力量增强、与他人关系改变、积极抗争下的有效应对4个主题。 结论 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父母在应对创伤性事件时存在心理斗争,医护人员应充分关注患者父母内心体验并予以专业支持,促进其实现创伤后成长,提高照护能力。
    16  不孕症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晴,岳立萍,胡俊平,徐燕
    2023(6):65-6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16
    [摘要](89) [HTML](0) [PDF 948.00 K](302)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其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1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兰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不孕症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不孕症病耻感量表、自尊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 345例不孕症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病耻感、自尊、心理弹性得分分别为(13.97±5.45)分、(71.87±17.02)分、(26.93±4.44)分、(58.08±12.49)分。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与丈夫的关系、来自他人的压力的不孕症患者其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文化程度、病耻感、自尊是不孕症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不孕症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该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接纳,提高其自尊水平和社交积极性,改善其社交回避及苦恼水平。
    17  抗眩晕操联合滚轮训练提升血管通路建立水平的效果评价
    谢媛琪,饶俊鹏,刘亚莉,陈熠,刘玉,黄建清
    2023(6):69-7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17
    [摘要](99) [HTML](0) [PDF 936.08 K](252)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眩晕操联合滚轮训练对护理人员在特殊环境下建立血管通路的影响,为提升海上救援速度和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名。观察组实施抗眩晕操联合滚轮训练,对照组实施长跑训练。干预前及训练3个月后在海上模拟环境考核套管针穿刺、骨髓腔输液2项技术,比较2组人员在海上模拟环境中的眩晕程度、穿刺成功率及完成时间。 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海上模拟环境中的眩晕程度、穿刺成功率及2项操作完成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3个月后两组在海上模拟环境中的眩晕程度有所降低、2项技术完成时间明显缩短,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眩晕程度更低,2项技术完成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抗眩晕操联合滚轮训练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抗眩晕能力,有利于在特殊环境中快速有效建立血管通路,值得推广。
    18  癌症患儿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房培,谭兰惠,李佳,余立平
    2023(6):73-7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18
    [摘要](82) [HTML](0) [PDF 950.64 K](389)
    摘要:
    19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黄家华,许小明,先冬梅,邓睿华,钟际香
    2023(6):77-8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19
    [摘要](82) [HTML](0) [PDF 946.36 K](685)
    摘要:
    20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唐灵玲,杨棋,邓淑霞,胡静,罗锋,刘敏,李润
    2023(6):81-8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20
    [摘要](79) [HTML](0) [PDF 968.91 K](298)
    摘要:
    目的 分析发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8个数据库中关于FI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并采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21篇文献,研究对象7244例,合并20个变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OR=0.99)、胎龄(OR=0.53)、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OR=0.13)是FI的保护因素;出生窒息(OR=2.1)、呼吸暂停(OR=3.71)、宫内窘迫(OR=6.18)、宫内感染(OR=2.09)、胎盘异常(OR=3.48)、胃损伤(OR=2.11)、呼吸窘迫综合征(OR=2.21)、呼吸机使用(OR=4.23)、甲基黄嘌呤类药物使用(OR=2.87)、开奶延迟(OR=1.15)、排便延迟(OR=1.04)]、围生期感染(OR=7.83)、败血症(OR=2.04)、低氧血症(OR=6.87)、多胎(OR=1.88)、性别(OR=2.33)为FI的危险因素。 结论 医务人员应尤其重视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使用、开奶延迟等情况的新生儿,针对具体的危险因素制订个性化方案,以减少FI的发生。
    21  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与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荆晓雷,王克芳,庄红霞,王雪琪,徐昊,赵晓晴
    2023(6):86-9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21
    [摘要](109) [HTML](0) [PDF 952.07 K](835)
    摘要:
    目的 评价和总结择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预防与管理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PPCs预防与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决策系统、专业协会网站、指南网站及相关数据库网站中关于择期开颅手术患者PPCs预防与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和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补充检索时间2022年7月。 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专家共识5篇、指南3篇、临床决策2篇、系统评价5篇。提炼包括PPCs的评估与诊断、术前健康宣教、术前口腔护理、术前肺康复等13个方面的23条证据。 结论 择期开颅手术患者PPCs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对临床护理人员规范术后患者PPCs的预防与管理有指导意义。
    22  成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杨贝贝,张慧,陈霞,曹教育,魏艳
    2023(6):91-9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22
    [摘要](91) [HTML](0) [PDF 958.98 K](561)
    摘要:
    目的 总结成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2年6月,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 Best Practice等网站中与成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相关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证据并进行证据分级。 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汇总了运动评估、运动形式、运动频率与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风险防范、效果评价6个方面的21条证据。 结论 总结的最佳证据对开展成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康复有指导意义。在应用时,应基于具体临床情景,制订个体化运动康复方案,以促进证据的落实。
    23  老年人围术期睡眠障碍与术后谵妄发生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
    李洁,蒋运兰,廖诗沁,彭寒梅,陈曾丽,刘明婷,卢宇彤,刘雅鑫
    2023(6):96-10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23
    [摘要](59) [HTML](0) [PDF 983.58 K](360)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人围术期睡眠障碍与术后谵妄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VIP和Sinomed等数据库中有关老年人围术期睡眠障碍与术后谵妄发生风险关系的相关文献,搜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3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7项研究,涉及5396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围术期睡眠障碍会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OR=3.29,95%CI(2.36,4.58),P<0.001]。亚组分析显示,不同研究设计类型、睡眠障碍类型、睡眠障碍发生时间、手术类型、谵妄评估工具均与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均密切相关。 结论 医务人员应重视老年人围术期睡眠障碍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加强管理和预防。
    24  终末期癌症患者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刘阳,成琴琴,龚有文,杨索,谌永毅
    2023(6):101-10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24
    [摘要](137) [HTML](0) [PDF 950.63 K](349)
    摘要:
    目的 探讨终末期癌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识别高危人群,提前做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CINAHL、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等,搜集与终末期癌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起至2022年5月8日,使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性别[OR=2.39,95% CI (1.32~4.33),P=0.004]、感染[OR=3.72,95%CI(2.11~6.53),P<0.001]、睡眠障碍[OR=4.07,95% CI (3.11~5.33),P<0.001]、阿片类药物[OR=1.78,95% CI (1.30~2.43),P=0.0004]是终末期癌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抗生素[OR=0.38,95% CI (0.20~0.71),P=0.003]是保护因素。 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可早期识别终末期癌症患者是否存在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前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谵妄的发生率,提高其终末期生活质量。
    25  5种运动方式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肺耐力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邓思妍,罗细菊,刘一秀,陈静,张璐,胡化刚
    2023(6):105-10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25
    [摘要](74) [HTML](0) [PDF 1.85 M](252)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多种运动方式对改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心肺耐力的效果,为临床运动方案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8个数据库中关于改善HD患者心肺耐力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经过文献筛查和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偏倚评估2.0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8项研究,共818例,涉及5种运动方式。透析中有氧运动、透析中有氧联合抗阻运动、非透析中有氧运动、非透析中有氧联合抗阻运动与常规护理相比,均可以提高HD患者峰值摄氧量(均P<0.05)。网状Meta分析显示,非透析中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和非透析中有氧运动对HD患者心肺耐力的改善效果在5种运动方式中居于前2位。 结论 多种运动方式可以提高HD患者的心肺耐力,其中以非透析中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效果最为明显。
    26  消化内镜废液积漏袋的设计和使用效果评价
    左漫漫,崔美荣,郭成莉,潘淑芬,顾倍源,辛磊,刘翠
    2023(6):109-11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26
    [摘要](105) [HTML](0) [PDF 1016.08 K](443)
    摘要:
    目的 设计消化内镜废液积漏袋,以期为减少术中废液污染情况提供有效工具。 方法 2020年设计消化内镜废液积漏袋,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某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胰胆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操作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一次性PE手套收集阀门口废液,而观察组使用手术废液积漏袋。比较两组单位时间内收集废液量及废液污染情况评分。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单位时间内收集废液量分别为3.55(3.2,4.3)ml/h和5.5(4.5,5.8)m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废液污染评分以0~1分为主,约占92.5%,其废液污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5.763,P<0.001)。 结论 手术废液积漏袋的使用可有效收集ERCP中产生的废液,减少术中废液手术室环境污染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27  基于Python语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护理-信息-工程学相关立项情况分析
    苑秋辰,杨浩杰,麻盛淼,沈晨,梁涛
    2023(6):112-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6.027
    [摘要](129) [HTML](0) [PDF 1.12 M](320)
    摘要:
    目的 分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护理-信息-工程学相关科研项目资助情况,为促进我国护理-信息-工程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Python语言的网络爬虫和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护理-信息-工程学相关的项目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65个相关科研项目,时间跨度为1988年至2023年,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整体呈上升趋势。纳入项目共包含2153个词,基于LDA模型分为6个主题,分别为智能技术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研究、面向患者的护理大数据系统的研发、护士健康及辅助决策工具的研发、虚拟现实技术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传感器和无线辅助设备的研发和机器人在医院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结论 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让信息学和工程学融入到护理学科的建设当中,研究者可结合国情继续深入探索我国护理-信息-工程学的发展前景。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