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正压疗法用于下肢静脉疾病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3(4):1-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01
    [摘要](128) [HTML](0) [PDF 944.58 K](1213)
    摘要:
    2  儿童照顾者喂养风格概念分析
    魏晓雪,吴映晖,吴宝瑾,陈如男,陈津津,朱大乔
    2023(4):6-1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02
    [摘要](70) [HTML](0) [PDF 1.08 M](441)
    摘要:
    目的 分析并阐明喂养风格的概念内涵。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PsycINFO、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到2022年1月,应用Rodgers概念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63篇文献,喂养风格包括喂养过程、亲子互动、要求与回应、情感氛围、特质倾向等5个概念属性;前因涉及社会、家庭、照顾者和儿童层面因素;结果关注儿童的进食内容、进食行为和体重发展等。 结论 喂养风格与社会经济、文化信仰和健康观念关系密切,未来研究可关注此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解读,并就此在评估工具、类型划分上进行探索。
    3  专业照护者感知的儿童安宁疗护实践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成磊,连逸飞,翟晓文,刘薇群
    2023(4):11-1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03
    [摘要](123) [HTML](0) [PDF 896.20 K](511)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专业照护者感知的儿童安宁疗护实践影响因素,为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儿童专科医院和4所社区医院的3名医生、15名护士、3名社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分析、提炼主题。 结果 专业照顾者感知的儿童安宁疗护实践的影响因素分别来自微观系统(患儿的诊疗经历、对疾病的认知、身心需求)、中观系统(家庭成员对安宁疗护的认识、对安宁疗护信息的获取、情绪状态,专业照护者开展安宁疗护的意愿、服务能力,医疗机构的服务模式、资源配置)和宏观系统(社会文化、政策机制)3个层面。 结论 儿童安宁疗护实践面临多重影响,需要普及安宁疗护理念,增强社会各层面对其关注度和参与度,提升专业照顾者的服务能力,加强医院、社区、家庭安宁服务的连续性,开发适合国内临床情景的个性化安宁疗护服务,提高患儿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4  重症监护病房儿童氧合状态与谵妄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诸葛炜,许莉莉,孟盈彤,戈晓华
    2023(4):15-1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04
    [摘要](90) [HTML](0) [PDF 918.54 K](384)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儿童氧合状态与谵妄发作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89例ICU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氧合状态等相关临床资料,采用躁动镇静量表和康奈尔儿童谵妄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ICU儿童谵妄发生率为34.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氧合状态与谵妄发作呈负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胎龄、感染、肾功能异常、镇静药物及氧合状态受损是ICU儿童谵妄发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氧合状态受损严重程度每增加一个等级,谵妄发作风险增加2.47倍(P<0.001)。 结论 ICU儿童氧合状态越差,越容易发生谵妄。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儿氧合状态的监测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积极纠正氧合状态受损,从而降低谵妄发生率。
    5  脑肿瘤切除手术患儿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屈虹,唐绪容,周蓉,付绍川,曾炜,牟绍玉
    2023(4):19-2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05
    [摘要](88) [HTML](0) [PDF 1.10 M](437)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脑肿瘤术中压力性损伤(intraop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 injuries ,IAPIs)的危险因素,建立其风险列线图模型,为儿童脑肿瘤IAPIs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接受脑肿瘤手术治疗460例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IAPIs发生风险因素,用R软件构建其列线图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判断列线图模型预测能力,并计算一致性指数(index of concordance,C-index)评价模型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评估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性。 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术中出血、术中体温、术中使用升压药、手术时间是IAPIs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提示列线图模型有较好区分度;内部验证C-index值为0.956,外部验证C-index值为0.981;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有较好一致性。 结论 本研究分析脑肿瘤切除手术患儿术中压力性损伤相关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好预测价值,可为临床个体化预测儿童脑肿瘤手术中IAPIs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6  儿童安宁疗护筛查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顾柳燕,周芬,王如怡,王坚敏,赵新爽,刘霖
    2023(4):24-2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06
    [摘要](239) [HTML](0) [PDF 1.72 M](456)
    摘要:
    目的 引入、翻译儿童安宁疗护筛查量表(paediatric palliative screening scale,PaPaS),并检验其信效度。 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通过翻译、回译、文化调试和预实验,确定中文版PaPaS量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387名血液肿瘤科患儿进行信效度检验。 结果 中文版PaPaS量表共11个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整体模型拟合度可接受,5个因子的平均方差抽取量均>0.5,组合信度均>0.7。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9,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4~0.822;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939,各条目重测信度为0.803~0.976。条目和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 结论 中文版PaPa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儿童安宁疗护筛查的测评工具。
    7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小丑照护在门诊伤口换药患儿中的应用
    卫平莲,刘安诺
    2023(4):28-3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07
    [摘要](181) [HTML](0) [PDF 908.93 K](403)
    摘要: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小丑照护对门诊伤口换药患儿应用效果。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合肥市某儿童医院门诊换药的80例外伤及烧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小丑照护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在换药及包扎时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FPS)评分、换药及包扎时的心率及患儿依从性情况,并比较患儿家属满意度及焦虑程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换药及包扎时的FPS评分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家属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小丑照护,能有效缓解患儿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提高其换药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改善家属焦虑情绪。
    8  化疗期间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准备度与支持性照护需求关系的纵向研究
    赵紫莲,林瑞,胡婷婷
    2023(4):32-3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08
    [摘要](71) [HTML](0) [PDF 909.90 K](390)
    摘要:
    目的 调查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水平在化疗期间的动态变化,分析支持性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择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09例胃癌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分别于化疗前1 d、第1次、第3次及第6次化疗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胃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在化疗期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F=103.036,P<0.01),其中在第1次化疗时得分最高(P<0.01);照顾准备度与不同时间点支持性照护需求均呈负相关(r为-0.358~-0.523,均P<0.01)。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与患者是子女关系、高经济负担的照顾者会增加支持性照护需求,而较高的照顾准备度可降低其支持性照护需求(均P<0.05)。 结论 胃癌家庭照顾者化疗期间支持性照护需求水平呈动态变化,应提升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以改善其支持性照护需求状况。
    9  护士资质过剩、心理契约破裂与情绪劳动相关性研究
    胡家星,束余声,窦英茹,蒋国庆,薛超莉,白璐
    2023(4):36-3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09
    [摘要](83) [HTML](0) [PDF 987.66 K](408)
    摘要:
    目的 调查护士人员资质过剩、心理契约破裂与情绪劳动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管理者制订改善护士情绪劳动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5-6月,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3所医院88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情绪劳动量表、护士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和资质过剩量表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情绪劳动、心理契约破裂、资质过剩总分依次为(50.50±10.09)、(46.82±14.04)、(23.10±6.09)分;资质过剩、心理契约破裂与情绪劳动中表层扮演、情绪表达要求呈正相关;资质过剩、心理契约破裂与情绪劳动中深层扮演呈负相关(均P<0.01)。心理契约破裂在资质过剩与表层扮演、情绪表达要求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58,0.129;在资质过剩与深层扮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19。 结论 护士情绪劳动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情绪劳动与资质过剩、心理契约破裂呈正相关,管理者可从降低护士资质过剩和心理契约破裂的视角出发,制订有效策略改善护士情绪劳动能力,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10  二元应对干预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肖扬,徐瑞生,任琳,杨慧颖
    2023(4):40-4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10
    [摘要](78) [HTML](0) [PDF 908.60 K](463)
    摘要:
    目的 探究二元应对干预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其应对疾病能力及生活质量提供现实依据。 方法 2021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42对作为研究组,并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收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42对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二元应对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 研究组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困扰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二元应对干预不仅可以促进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其配偶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1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意愿的质性研究
    刘华华,陈志芳,朱鹏璐,谷金丽,顾小花,吴蓉蓉,张凤
    2023(4):44-4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11
    [摘要](74) [HTML](0) [PDF 920.06 K](259)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选择阴道试产的原因,以期了解其影响因素,促进阴道分娩。 方法 2021年1-6月,目的抽样法选取江苏省3所医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足月孕妇23名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归纳并提炼主题。 结果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意愿共提炼出3个主题:选择阴道试产的动机、社会支持对选择阴道试产的作用、对阴道分娩风险及疼痛的恐惧。 结论 通过多途径引导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客观认知风险,增加社会支持度,可促进对阴道分娩方式的正确认识,从而改变其再次剖宫产的动机。
    12  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潜在类别分析
    李鑫静,张振香,翟清华,平智广,葛爽,王露茗,郝娟娟
    2023(4):48-5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12
    [摘要](115) [HTML](0) [PDF 971.54 K](455)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7-10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87名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中文版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进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不同类别照顾者的特征差异。 结果 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得分为10(6,18)分,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特征可分为高素养型(25.0%)、低素养型(55.8%)、低资源型(19.2%);年龄、文化程度、每天照顾时间、共计照顾患者时长是影响照顾者症状特征分类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存在3个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照顾者人群特点,实施针对性措施以提高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改善照顾者心理健康。
    13  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的潜在剖面分析及与健康行为差异比较
    刘梦如,梁发存,尹艳茹,汪张毅,朱丽莎,夏梅,张程,姚婧婧,姜秀荣
    2023(4):52-5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13
    [摘要](150) [HTML](0) [PDF 1.67 M](689)
    摘要: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方法 选取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SPSS 25.0软件比较不同类别健康素养在健康行为上的得分情况。 结果 共纳入231例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低素养-低应对能力组(28.2%)、中等健康素养组(38.5%)、高素养-高改善意愿组(33.3%)。3个潜在类别健康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9.731,P<0.001)。 结论 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可分为3个类别,不同健康素养类别的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水平存在差异,建议基于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同质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期改善其健康行为水平。
    14  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抑郁症状潜在类别分析及影响因素
    刘志薇,张振香,梅永霞,林蓓蕾,陈素艳,薛利红
    2023(4):56-5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13
    [摘要](84) [HTML](0) [PDF 1.78 M](508)
    摘要:
    目的 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法探讨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抑郁症状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390名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版Rankin量表、知觉压力量表、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问卷和病人健康问卷-9对其进行调查。利用潜在类别分析对配偶照顾者的抑郁症状进行分类,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不同类别的影响。 结果 配偶照顾者抑郁症状可分为:睡眠障碍型(31.0%)、情绪-躯体抑郁型(12.8%)和抑郁低风险型(56.2%)。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配偶照顾者的文化程度、感知压力和照顾者获益感是抑郁症状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均P<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的抑郁症状存在3个潜在类别。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潜在类别配偶照顾者的抑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抑郁症状。
    15  基于LDA主题分析模型的突发重大传染病事件医院抗逆力建设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陈汝婕,王毅欣,刘晶晶,桂莉
    2023(4):60-6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15
    [摘要](70) [HTML](0) [PDF 1.76 M](367)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事件的抗逆力建设,为今后提高其应对能力提供指导。 方法 设计聚焦网络爬虫获取国家卫健委、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和搜狗微信网站内有关上海市医院在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间的文本数据,编写python程序对纳排后的179条数据进行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主题分析。 结果 确定LDA主题分析的最佳主题个数为12个,并根据各主题的前10位主题词为主题命名。 结论 医院需加强科技、科研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来提升自身对疫情防控能力,对各类资源的应急准备能力,从而确保医疗服务的稳定提供。
    16  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
    皇洒洒,雷俊,肖美丽
    2023(4):63-6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16
    [摘要](75) [HTML](0) [PDF 914.02 K](573)
    摘要:
    17  行为咨询在心血管疾病健康促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琳,程利,邹淼,陈晓燕
    2023(4):67-7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17
    [摘要](82) [HTML](0) [PDF 929.32 K](486)
    摘要:
    18  育龄癌症患者生育忧虑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王娟,贺学宇,黄培雯,张梦瑶,陈长英
    2023(4):71-7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18
    [摘要](100) [HTML](0) [PDF 915.87 K](908)
    摘要:
    19  成人患者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顾梦倩,曹松梅,陈圣枝,范伊濛,邹君俊,须月萍,瞿明艳,陈倩,顾懿璐,章晓丹
    2023(4):75-7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19
    [摘要](274) [HTML](0) [PDF 935.85 K](2379)
    摘要:
    目的 汇总成人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 方法 系统化检索该主题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提取、汇总证据。 结果 纳入3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4篇专家共识。汇总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医用粘胶剂的储存、选择、使用和移除,皮肤护理,皮肤屏障产品与医用除胶剂,人员教育,处理等7个方面,共30条证据。 结论 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措施应涵盖患者住院期;建议医疗人员注重患者皮肤评估,针对性地选择医用粘胶剂,合理使用皮肤屏障和医用除胶产品,以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
    20  成人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郝桂华,王震龙,侯黎莉,李幼生,顾芬
    2023(4):80-8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20
    [摘要](110) [HTML](0) [PDF 921.68 K](246)
    摘要: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成人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护理的最佳证据。 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成人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护理的指南、系统评价、临床决策、推荐实践及原始研究等。 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系统评价2篇、推荐实践4篇、证据总结1篇、临床决策2篇。汇总了围术期护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道护理、营养液及药物饲入、并发症处理、导管更换、患者及照护者的宣教等6个方面的25条推荐意见。 结论 总结了成人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护理的最佳证据,可为规范化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旨在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21  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寇玉珠,乔建红,于怡然,王凤艳,王霞,何静
    2023(4):84-8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21
    [摘要](140) [HTML](0) [PDF 1.70 M](848)
    摘要:
    目的 检索并总结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依据。 方法 依照6 s证据模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循证证据。采用各类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级别评定。 结果 共纳入文献18篇,包括指南4篇、系统评价13篇、证据总结1篇,归纳出21条证据。 结论 总结并归纳了目前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务工作者识别卒中后疲劳危险因素、精准评估、预防以及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了循证依据。
    22  成人肠内营养患者鼻肠管堵管预防与处理最佳证据总结
    韩梦丹,张媛,侯萃,刘社娟,闫明广
    2023(4):88-9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22
    [摘要](227) [HTML](0) [PDF 936.19 K](1393)
    摘要:
    目的 检索、评价和整合成人肠内营养患者鼻肠管堵管预防及处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系统检索指南网站、数据库、营养协会网站中关于成人鼻肠管堵管预防与处理的所有中、英文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推荐实践以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21日。 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提取了33条证据,包括成立多学科堵管防控小组,鼻肠管选择及留置,营养制剂种类、温度及泵入速度,冲管时机、溶液、工具及技巧,给药原则及方法,无菌原则,营养泵管理及堵管后处理8个方面。 结论 成人肠内营养患者鼻肠管堵管预防及处理的最佳证据,可为规范医护人员鼻肠管堵管预防及处理措施提供循证依据。
    23  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措施相关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刘苗,刘玉莹,徐禹,方婷婷,徐丹丹
    2023(4):93-9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23
    [摘要](122) [HTML](0) [PDF 950.03 K](329)
    摘要:
    目的 对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干预措施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为预防癌症患者放射性皮炎循证护理实践提供证据支持。 方法 计算机检索循证卫生保健中心、Cochrane Library、CINAHL、OVID、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防治放射性皮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筛选文献后,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 2和推荐分级的GRADE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和证据质量的等级评价。 结果 共纳入25项研究,评价结果显示18篇质量等级为极低、5篇质量等级为低、2篇质量等级为中;对70条证据进行GRADE分级,结果显示极低级证据54条、低级证据12条、中级证据4条。 结论 放射性皮炎预防管理措施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不高,证据质量等级较低;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和软聚硅酮敷料可降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和湿性脱皮发生率,缩短放射性皮肤损伤出现的时间;其他药物、皮肤护理等干预的效果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24  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的Meta分析
    宫笑颜,高静,侯朝铭,游倩,何佳丽,柏丁兮
    2023(4):98-10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24
    [摘要](383) [HTML](0) [PDF 1.13 M](532)
    摘要:
    目的 针对社区中老年人的社会衰弱(social frailty,SF)发生率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为制订公共卫生战略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 Plus、PsycINFO、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8月30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有2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括54 563位参与者。老年人SF和SF前期发生率分别为16.8%(95%CI:0.118~0.218)和36.6%(95%CI:0.330~0.4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欧洲、横断面研究、评估工具为社会衰弱问卷(social frailty questionnaire,SFQ)和样本量≤500的SF发生率更高(均P<0.05)。 结论 SF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应引起社区医护人员和卫生政策制订者的重视,需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并制订干预措施,促进健康老龄化。
    25  低年级本科护生专业态度与职业成熟度在素质希望与职业认同感间的中介效应
    吴欣莲,王雪,赵哲,孙嘉晨,臧爽
    2023(4):103-10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25
    [摘要](118) [HTML](0) [PDF 971.35 K](375)
    摘要:
    目的 探究低年级本科护生专业态度与职业成熟度在其素质希望与职业认同感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2019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沈阳市某医科大学本科1~2年级14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专业态度问卷、职业成熟度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及素质希望问卷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低年级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专业态度、职业成熟度及素质希望条目均分分别为(3.51±0.53)、(3.52±0.44)、(3.24±0.30)分及(2.84±0.30)分,其职业认同感与专业态度(r=0.394)、职业成熟度(r=0.250)及素质希望(r=0.365)均呈正相关(均P<0.01)。专业态度与职业成熟度在素质希望与职业认同感间发挥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30.80%。 结论 护理教育者应积极培养低年级本科护生的素质希望能力,端正其专业态度,提高其职业成熟度,进而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推动护理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26  大学生体验式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体系的构建
    黄宇昕,鄢芳,唐四元,谭湘敏,孙玫
    2023(4):108-1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26
    [摘要](174) [HTML](0) [PDF 929.73 K](563)
    摘要:
    目的 构建大学生体验式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体系。 方法 基于课题组前期教学改革实践、大学生死亡教育需求分析的结果及文献分析结果拟定专家函询初稿,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23名专家进行三轮专家函询。 结果 构建了大学生体验式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体系,包括教学总目标1项、教学分目标6项、教学模块6项、教学内容30项、教学活动17项;专家权威系数为0.80,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33(P<0.001)。 结论 大学生体验式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死亡教育的新探索,为死亡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提供实证科学依据。
    27  护理缺失量性研究报告规范及解读
    阳莉,甘秀妮,吴佳倩
    2023(4):113-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4.027
    [摘要](265) [HTML](0) [PDF 896.80 K](540)
    摘要:
    护理缺失现象在世界各地卫生保健环境中普遍存在,其对于患者、护士及医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有关护理缺失的相关研究在论文撰写时缺乏统一的报告规范,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各研究者在比较各国医院、临床科室或其他保健系统的护理缺失研究结果时存在困难,不便读者理解该现象并意识到其重要性。Blatter等于2020年发表了《Strengthening 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research on unfinished nursing CARE:The RANCARE guideline》即护理缺失量性研究的报告规范。本文就该报告规范产生的背景及内容进行解读,以期提升护理缺失相关研究的报告质量。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