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养老机构老年人智能辅具使用意愿的描述性质性研究
    柏若男,王俊,饶千宜,罗迪,邹鸿雁,肖明朝,喻秀丽
    2023(3):1-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01
    [摘要](73) [HTML](0) [PDF 944.28 K](422)
    摘要:
    目的 探究养老机构老年人对智能辅具使用意愿,以期为推广应用智能辅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三所重庆市养老机构18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提取出5个主题和9个亚主题:绩效期望(促进生活自理、解决照护问题、满足个性化需求),外界影响(政府引导、媒体宣传、熟人介绍),促成因素(机构环境支持、管理制度健全、专业资源支撑),低自我效能感,感知风险。 结论 尽管多数老年人认为智能辅具对自己有益,但其使用意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综合分析结果后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推动智能辅具在养老机构的应用。
    2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张山,何思源,吴瑛
    2023(3):5-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02
    [摘要](146) [HTML](0) [PDF 1.20 M](641)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的老年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发展趋势。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WOS文献1229篇,中国知网文献2484篇。研究热点有“疾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保险”“慢性病”“代际支持”,未来研究趋势将围绕“慢性肾脏疾病”“炎症”“性别差异”“健康老龄化”等。 结论 基于CHARLS数据库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多,建议学者基于我国的发展和国情现状,进一步挖掘和完善老年相关研究进展。
    3  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王九瑞,刘健,延泽萍,刘梦琪,汪晓丽,栾晓嵘
    2023(3):10-1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03
    [摘要](103) [HTML](0) [PDF 1.04 M](722)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1月。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47 041例老年人。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发生率为20%,社会衰弱前期的发生率为34%。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影响因素包括运动功能障碍(OR=2.79)、身体衰弱(OR=2.09)、低体力活动(OR=1.52)和抑郁情绪(OR=7.61)。 结论 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较高,社会衰弱前期的发生率更高,运动功能障碍、身体衰弱、低体力活动和抑郁情绪为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中纳入的文献异质性较高且大多数研究来自国外。因此,我国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人社会衰弱的早期筛查并开展综合干预措施,预防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发生,从而推动健康老龄化发展。
    4  衰弱在高龄患者营养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
    赵美红,朱瑶蕾,胡美娇,陈悦霞,谢立全
    2023(3):15-1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04
    [摘要](88) [HTML](0) [PDF 960.61 K](462)
    摘要:
    目的 了解高龄患者衰弱分级现状,探讨衰弱在高龄患者营养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老年人认知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某院老年病科住院的2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简易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MNA-SF)、临床衰弱水平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高龄患者衰弱期和衰弱前期的发生率分别为18.84%和71.3%,认知功能、营养总分分别为(21.04±4.25)、(11.69±2.67)分;营养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r=0.353,P=0.01),与衰弱呈负相关(r=-0.490,P=0.000),衰弱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r=-0.423,P=0.002);衰弱是高龄患者营养与认知功能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量的41.5%。 结论 高龄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衰弱在高龄患者营养与认知功能间起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应根据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 向其提供个性化干预措施,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认知,延缓衰老,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5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参与药物管理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郭姣姣,刘方,张春慧,张振香,张焱,易梦思
    2023(3):19-2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05
    [摘要](80) [HTML](0) [PDF 941.51 K](378)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参与药物管理体验,为制订药物教育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方法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共归纳出4个主题:参与态度积极、参与能力匮乏、过渡期不适应、信息沟通不充分。 结论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药物管理体验多样,护理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认知能力及心理变化,提供个性化指导,引导患者充分利用社会支持,参与自身药物管理。
    6  医疗机构老年人预防跌倒环境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朱欢欢,卢璇,王婷婷,刘文艳,孙倩倩,陈雁
    2023(3):23-2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06
    [摘要](98) [HTML](0) [PDF 953.06 K](573)
    摘要:
    目的 检索医疗机构老年人预防跌倒环境管理的相关证据,形成最佳证据总结。 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医疗机构老年人预防跌倒环境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 结果 总结出包括环境评估、环境危险因素识别、营造适老化环境、建设无障碍环境、高危跌倒警示提醒、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共24条证据。 结论 医疗机构可应用最佳证据开展老年人预防跌倒环境管理的实践变革,以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减少跌倒伤害。
    7  海军医院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能力及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师文文,周玲君,王毅欣,刘晶晶,于海容,桂莉
    2023(3):27-3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07
    [摘要](71) [HTML](0) [PDF 950.25 K](594)
    摘要:
    目的 调查海军医院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能力的现状及培训需求,为加强海上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3-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海军所属12所医院的689名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能力及培训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689名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各功能组室胜任情况的总体得分为(3.24±0.76)分, 各项技术培训需求总体评分为(4.26±0.64)分;专业、工作年限、有无参加机动卫勤分队训练和有无参加创伤类救护课程培训是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海军医护人员海战伤救护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对海战伤救护技术的培训需求高,应在当前训练基础上增加创伤类救护课程培训,同时探索不脱离临床工作的海战伤救护人才培训机制。
    8  继发性创伤应激量表的汉化及其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中的信效度检验
    李海云,张国春,褚梁梁,王君芝
    2023(3):32-35,7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08
    [摘要](151) [HTML](0) [PDF 1.66 M](575)
    摘要:
    目的 汉化英文版继发性创伤应激量表(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scale,STSS)并进行信效度检验。 方法 遵循Brislin模型汉化STSS并进行文化调适。使用中文版STSS对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该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 中文版STSS共17个条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0.01%;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4,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3~0.944,重测信度为0.824,Guttman折半信度为0.936。 结论 中文版STS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我国护理人员继发性创伤应激水平的评估工具。
    9  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陈文颖,冯苹,张玲娟,贾丹丹,顾李妍
    2023(3):36-4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09
    [摘要](167) [HTML](0) [PDF 1.03 M](534)
    摘要: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建立专家共识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检索国内外循证资源及文献数据库,由3名研究者独立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通过专家会议法总结出最佳证据。 结果 纳入文献8篇,其中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从评估、呼吸道开放、通气护理、呼吸道清理、并发症的预防等5个维度总结出23条最佳证据。 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管理的最佳证据,供烧伤专科护士参考,有利于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护理水平。
    10  ICU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上机时家属决策困境的现象学研究
    祁聪慧,康凤英,赵文芳,范亚荣,马启涛,韩青
    2023(3):41-4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10
    [摘要](103) [HTML](0) [PDF 950.38 K](432)
    摘要:
    目的 探索ICU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上机时家属决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为促进医患共同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6-8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家属15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患者家属的决策困境包括3个主题:决策困境前因(决策内容复杂、信息来源广泛但利用程度低、决策时间紧急)、决策困境内容(权衡治疗利弊、家庭意见分歧、经济现实与舆论压力的冲突)、决策困境体验(情绪调节失控、认知处理能力下降)。 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家属临床决策存在困境,受多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家属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上机的决策困境,及时识别其决策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其决策困境。
    11  创伤专科护士在我国创伤救治体系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陈妮,邵小平,甘艳兰,韦小梅,江玉
    2023(3):45-4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11
    [摘要](88) [HTML](0) [PDF 938.15 K](780)
    摘要:
    目的 明确符合我国创伤救治体系的创伤专科护士角色定位内容,为我国创伤救治体系引入创伤专科护士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研究小组讨论拟定我国创伤专科护士角色定位内容初稿,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终稿。 结果 两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53。第2轮咨询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62(P<0.05),所有条目的重要性赋值均数的变异系数均<0.25。构建的创伤专科护士角色定位内容包括资质要求、在创伤救治体系中承担的角色和预期价值作用等3个维度,共18个条目。 结论 本研究界定的我国创伤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内容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国内创伤救治体系开展创伤专科护士角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2  脑卒中患者夫妻二元抑郁的潜在剖面分析及相关因素
    相丹丹,刘志薇,张振香,林蓓蕾,张乐芸,薛利红,安保霞,梅永霞
    2023(3):49-5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12
    [摘要](111) [HTML](0) [PDF 1.25 M](618)
    摘要: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夫妻二元抑郁类别及相关因素。 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在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招募脑卒中患者夫妻224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 、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hinese-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C-PTGI)、照顾者获益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二元抑郁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类别的预测因子。 结果 脑卒中患者夫妻二元抑郁分为夫妻无抑郁组、患者重度抑郁-配偶轻度抑郁组、患者中度抑郁-配偶无抑郁组、患者轻度抑郁-配偶中度抑郁组,以夫妻无抑郁组为参照,C-PTGI得分、预后不良、病程≥1年、家庭月收入<2000元、患者PSS得分、发病次数≥3次、配偶获益感是预测因子(均P<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夫妻二元抑郁共存,且存在不同类别;护士应从整体视角对不同抑郁特征的脑卒中患者夫妻开展心理干预,以改善其抑郁情绪。
    13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刘淑华,何虹,何满兰,查荣苹,曾梦婷
    2023(3):54-5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13
    [摘要](87) [HTML](0) [PDF 964.55 K](370)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化疗不同阶段癌症复发恐惧(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FCR)水平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在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于化疗前、第1次化疗后、第2次化疗后、第3次化疗后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共161例患者完成4次测评,在4个测评时间点,FCR得分分别为(38.02±5.78)、(36.68±5.04)、(34.86±4.46)、(33.89±4.27)分,随着化疗的进行,患者FCR和社会支持水平下降,倾向于采用面对的应对方式(均P<0.05)。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GEE)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居住地、有无合并症、婚姻状况、肿瘤分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是结直肠癌化疗患者FCR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FCR水平较高且随着化疗的进行呈动态变化,护理人员应从不同年龄、有无合并症、肿瘤分期等综合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实现精准、个体化的动态管理
    14  积极应对方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恐动症间的中介效应
    石海宁,陈玲,周丽静,王黎
    2023(3):59-6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14
    [摘要](77) [HTML](0) [PDF 955.53 K](534)
    摘要:
    目的 探讨积极应对方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恐动症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的2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动症评分表、乳腺癌幸存者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恐动症三者间的关系。 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恐动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自我效能感对恐动症的总效应为-0.372(95%CI=-0.461~-0.284),直接效应为-0.205(95%CI=-0.282~-0.128),间接效应为-0.167(95%CI=-0.246~-0.105),中介效应占比45.16%。 结论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恐动症,医护人员应提升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而降低患者的恐动水平。
    15  急诊科护士共情疲劳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王妍妍,刘文婷,牟晓玲,何彬,陈瑜
    2023(3):63-65,6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15
    [摘要](115) [HTML](0) [PDF 1.77 M](803)
    摘要: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共情疲劳的真实体验,为急诊科护士自身及管理者预防、干预共情疲劳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通过便利抽样法和目的抽样法,对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5例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根据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急诊科护士共情疲劳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3类主题和7个亚主题:急诊科护士共情疲劳的特点(生理症状、心理症状、行为特征);自我应对方式(认知重建、寻求支持);共情疲劳的累积效应(共情能力受损、自我成长)。 结论 共情疲劳对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及工作质量有重大影响;急诊科护士自身及管理者应重视共情疲劳现象,及时开展评估和干预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的发展。
    16  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父母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曹宁宁,范秀珍
    2023(3):66-6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16
    [摘要](96) [HTML](0) [PDF 944.85 K](288)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父母的照护体验。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父母照护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负性情绪、知识缺乏、照顾负担、创伤后成长和期待未来。 结论 护士应关注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父母的照护体验和感受,并对其提供疾病知识及心理疏导等专业支持,从而改善其心理状态,实现对患者的最佳照护。
    17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重塑与转岗倾向的关系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巩健,王静,张艳艳,薛友儒
    2023(3):70-7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17
    [摘要](95) [HTML](0) [PDF 1.02 M](296)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病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工作投入在工作重塑与转岗倾向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职业紧张度对中介过程的调节作用。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选取山东省3所三级医院的287名重症监护室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转岗倾向量表、工作重塑量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和工作内容问卷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1)工作重塑可以负向预测转岗倾向;(2)工作投入在工作重塑与转岗倾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职业紧张度对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起到了调节作用。 结论 ICU护士工作重塑可以直接影响转岗倾向,也可经过工作投入间接影响,且受到职业紧张度的调节;研究成果可为护理管理者干预ICU护士转岗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8  基于Syn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影响的研究
    孙欣,旷紫霞,石章杰,刘丽萍,徐莉莉,黎海鸥
    2023(3):75-7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18
    [摘要](66) [HTML](0) [PDF 986.03 K](233)
    摘要:
    目的 探讨Synder希望理论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92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采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得分水平。 结果 6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对照组有效样本44例,干预组42例。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希望量表得分高于干预前,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基于Syn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膀胱癌术后患者的希望水平,并降低自我感受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与孤独感、抑郁的关系研究
    尹艳茹,梁发存,刘梦如,周洪昌,薛蒙,李蓉,宁云凤
    2023(3):79-8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19
    [摘要](102) [HTML](0) [PDF 961.74 K](311)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孤独感和抑郁的现状与关系。 方法 2022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科收治的244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网络量表简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SPSS 26.0软件中Process插件的Model-4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家庭隔离、朋友隔离得分分别为(12.56±4.25)、(7.56±1.82)、(4.98±3.24)分,孤独感得分为[32(27,42)]分,抑郁得分为(10.83±5.34)分。抑郁与孤独感均能正向预测患者的社会隔离(β=0.52、0.69,均P<0.05),孤独感在社会隔离与抑郁间起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48%。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朋友隔离、孤独感及抑郁水平较高,抑郁不仅能直接影响社会隔离,还可以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社会隔离;医护人员应关注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抑郁心理,降低社会隔离水平。
    20  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需求的质性研究
    宋莹,周岚,徐婷婷,张伟英
    2023(3):83-8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20
    [摘要](82) [HTML](0) [PDF 942.79 K](418)
    摘要:
    目的 了解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的需求,为提高该群体出院准备度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目的抽样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上海市某综合性医院出院的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15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分析得出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需求的4个主题,分别为:提升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需求、持续获取医疗咨询服务的需求、重返家庭、社会角色的需求以及心理干预的需求。 结论 加强脑卒中疾病知识普及,提供延续性护理,提升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重视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的自我价值,提高重返社会的信心;关注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疏导。
    21  慢性疼痛患者重要他人疼痛回应的研究进展
    黄修妤,高骥,郑晓燕,王荣娜,刘黄菊,郭语籁
    2023(3):87-9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21
    [摘要](65) [HTML](0) [PDF 945.48 K](319)
    摘要:
    22  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的护理进展
    王梦月,陈英,余艮珍,朱慧云,胡玉兰,王苏玲
    2023(3):91-93,1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22
    [摘要](62) [HTML](0) [PDF 1.74 M](309)
    摘要:
    23  混合概念分析法在国外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吴燕铭,薄恩惠,杨二明,王艺宝,曹慧丽,杨辉
    2023(3):94-9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23
    [摘要](166) [HTML](0) [PDF 994.35 K](756)
    摘要:
    24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锻炼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周蕾,王东莉,夏莉娟,郑波,刘淑敏
    2023(3):98-10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24
    [摘要](71) [HTML](0) [PDF 946.64 K](565)
    摘要:
    25  成人癌症患者缓和照护认知的研究进展
    卢青文,刘丹,王梅园,周娅楠,胡守紫,李丽
    2023(3):102-10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25
    [摘要](92) [HTML](0) [PDF 929.72 K](208)
    摘要:
    26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人文修养与沟通》中的应用研究
    王向荣,谭玲莉,贺惠娟,王凌,乔桂圆
    2023(3):105-108,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26
    [摘要](98) [HTML](0) [PDF 1.95 M](730)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人文修养与沟通》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方法 在《护理人文修养与沟通》教学中,选取某校2020级助产本科班43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21级助产本科班45名学生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即培训师资团队的思政教学能力,编写思政教学大纲并建设思政案例库,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开展以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估并比较两组学生教学后成绩、人文关怀能力、职业认同感及对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 结果 实验组的课程实践成绩、期末理论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职业认同感评分及对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在《护理人文修养与沟通》中采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及人文关怀能力,促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相长。
    27  自制简易局部氧舱在一例多发伤合并胃空气瘘患者皮瓣植皮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张歆惺,吴翠丽,怀文婷,顾璐璐,叶向红
    2023(3):109-1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27
    [摘要](93) [HTML](0) [PDF 1.01 M](230)
    摘要:
    目的 总结自制简易局部氧舱在1例多发伤合并胃空气瘘患者皮瓣植皮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某院收治的1例多发伤合并胃空气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期间植皮区采用自制简易局部氧舱,并给予对应的护理及营养支持。 结果 干预15 d后,患者病情平稳,移植皮瓣存活且生长良好,顺利出院。 结论 针对多发伤合并胃空气瘘患者,临床可使用自制简易局部氧舱进行有效干预,并实施氧舱相关临床护理,以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28  一例皮特-霍普金斯综合症患儿行门诊全麻下牙科治疗围术期的护理
    高素玉,徐翠荣,阮星,余伊,沈华婷,唐亚
    2023(3):113-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03.028
    [摘要](75) [HTML](0) [PDF 1.01 M](275)
    摘要:
    总结一例皮特-霍普金斯综合症患儿行门诊全麻牙科治疗围术期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进行多学科讨论,构建急救金字塔应急预案并演练;基于多模态理论,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呼吸道管理和流涎治疗的健康教育方案;同时通过叙事护理和积极心理干预实施家长和患儿心理护理;术中予止血、预防癫痫护理;术后予躁动护理,结合患者疾病特点构建饮食和口腔健康管理方案。经过围术期护理配合,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情况良好。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