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循经感传扶阳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影响
    屈玉华,范润平,王红艳,陈凤鸣
    2023(10):1-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01
    [摘要](54) [HTML](0) [PDF 893.72 K](231)
    摘要:
    目的 探讨循经感传扶阳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性偏瘫的影响,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住院治疗的痉挛性偏瘫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B组(传统灸法组)、C组(循经感传扶阳组),各组均40例,治疗8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综合痉挛量表(compopsite spasticity scale,CSS)、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肢体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观察其安全性。 结果 干预第4及8周时,三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得分的干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时间效应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部位皮肤均无异常。 结论 循经感传扶阳灸可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程度,提高运动能力,值得推广。
    2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与跌倒恐惧的相关性研究
    张海燕,于卫华,张利,任影,赵梅
    2023(10):5-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02
    [摘要](66) [HTML](0) [PDF 896.23 K](402)
    摘要:
    目的 调查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糖尿病心理痛苦(diabetes distress,DD)和跌倒恐惧(fear of falling,FOF)的现状,探究两者相关性,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DM患者31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糖尿病痛苦量表(diabetes distress scale,DDS)和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对其调查。 结果 311例老年DM患者MFES总均分为 (7.81±1.10)分,FOF发生率为45.0%,DDS总均分(1.97±0.51)分,39.6%患者有中度以上DD。是否有近1年跌倒史、低血糖史、独居以及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慢性合并症数、慢性并发症数、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心理痛苦水平及身体/下肢功能水平的老年DM患者MFE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DDS与MFES呈负相关(r=-0.604,P<0.001);年龄、受教育程度、近1年跌倒史、身体/下肢功能水平、DD是FOF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01)。 结论 老年DM患者FOF和DD程度较为严重,两者相互影响。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DM患者的DD问题,尽早制订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提高跌倒效能,减轻FOF。
    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戒烟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玉杰,雷善言,杨芳
    2023(10):9-1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03
    [摘要](55) [HTML](0) [PDF 956.48 K](232)
    摘要:
    目的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戒烟动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2021年7-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杭州市3所医院门诊就诊的46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RS)、戒烟动机量表对其调查。 结果 冠心病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戒烟动机总分分别为(58.75±15.55)分、(128.79±22.98)分和(69.82±15.09)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的冠心病患者,其戒烟动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戒烟动机与年龄、婚姻状态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文化程度、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均呈正相关(均P<0.01)。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心理韧性直接影响戒烟动机,效应值分别为-0.222、0.148、-0.132、0.232;领悟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影响,还可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影响戒烟动机,效应值为0.299。 结论 冠心病患者戒烟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加强老龄、较低学历、非在婚、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水平较低的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4  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SPORT管理方案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身体约束中的应用
    王芳,何敏,沈雁蓉
    2023(10):13-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04
    [摘要](56) [HTML](0) [PDF 957.31 K](331)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SPORT管理方案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身体约束中的应用效果,为维护其安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的36名重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同法选取该科33名重症患者为观察组,采取SPORT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身体约束体验、约束部位皮肤异常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身体约束体验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8,P=0.034),但两组患者约束部位皮肤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5)。 结论 采用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SPORT管理方案有利于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身体约束体验,可为规范此类患者身体约束提供依据。
    5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姚梦真,李雪颖,孙铮
    2023(10):17-2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05
    [摘要](191) [HTML](0) [PDF 898.92 K](341)
    摘要:
    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及配偶的应对方式对双方负性情绪的影响,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帮助。 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南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及配偶240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对其调查,通过主客体互倚模型,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和配偶二元应对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为(113.83± 11.91)分,低于配偶总分;且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配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液透析患者、配偶的二元应对总分分别与自身及配偶的负性情绪均呈负相关(均P<0.01)。血液透析患者配偶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能预测自身的负性情绪(β=-0.29,0.14),即主体效应显著;血液透析患者及其配偶积极应对均能预测对方的负性情绪(β=-0.37,-0.65),即客体效应显著。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及其配偶的应对方式与个体和客体的负性情绪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和识别患者及配偶存在的负性情绪,将血液透析患者和配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干预。
    6  三种肌少症筛查工具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唐志芬,韩文娟,杨旻星,叶赟
    2023(10):21-2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06
    [摘要](112) [HTML](0) [PDF 896.49 K](349)
    摘要:
    目的 探讨适用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筛查肌少症的工具,为该类患者早发现、早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常州市两个社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150名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肌肉减少症五条目量表(strength,assistance in walk,rise from chair,climb stairs,fall,SARC-F)、肌肉减少症五条目联合小腿围量表(SARC-F combined with calf circumference,SARC-CalF)、指环测试进行筛查,以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 2019)诊断共识中的肌少症诊断切点为金标准,计算SARC-F、SARC-CalF、指环测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 结果 150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34例肌少症,患病率为22.7%。按有无肌少症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在病程、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小腿围、5次起坐时间等项目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RC-F、SARC-CalF、指环测试诊断敏感度分别为34.4%、46.9%、87.5%;特异度分别为90.7%、91.7%、77.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2.4%、62.5%、53.8%;AUC分别为0.626、0.693、0.826。 结论 指环测试比SARC-F、SARC-CalF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且不需借助其他工具,方便、快捷,可推荐为此类社区人群肌少症的快速筛查工具。
    7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于凯,王宇,王晓庆,张臣臣,周郁秋,侯冬玉,张维肖
    2023(10):25-2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07
    [摘要](68) [HTML](0) [PDF 1.07 M](280)
    摘要:
    目的 探究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者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证据支持。 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黑龙江省两所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家庭功能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3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总分为(56.09±9.92)分。心理韧性、自我表露、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得分依次为(59.33±12.71)、(33.95±9.12)、(5.73±3.10)、(48.87±9.52)分。不同年龄、家族史、复发次数等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韧性、自我表露、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均呈负相关(均P<0.01)。年龄、复发次数、生育意愿、痛苦表露、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降低稳定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忧虑水平应从个人、家庭、医疗环境三方面着手,还需考虑不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毛雪雯,江颖,汤若男,赵雪桐,王南方,王玉玲
    2023(10):30-3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08
    [摘要](104) [HTML](0) [PDF 899.74 K](386)
    摘要: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二元应对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夫妻共同应对MHD治疗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3所医院血液净化病区的309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血液透析患者压力源量表对其调查。 结果 MHD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为(126.53±19.90)分,不同文化程度的MHD患者,其二元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一般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30.01±5.44)分,压力平均得分为(42.72±17.73)分。MHD患者压力水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二元应对呈负相关(r=-0.280,r=-0.275,均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二元应对水平呈正相关(r=0.456,P<0.01)。文化程度、压力水平、自我效能是MHD患者二元应对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 结论 MHD患者二元应对处于中等水平;受多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可以患者压力、自我效能为切入点,制订可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应对水平。
    9  基于决策树的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早期死亡风险分诊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陈天喜,姜岱山,沈艳,王伶俐,孙宏,张佳佳
    2023(10):34-3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09
    [摘要](110) [HTML](0) [PDF 1.10 M](288)
    摘要:
    目的 构建并验证基于决策树的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早期死亡风险分诊模型,为急诊分诊提供准确、直观的新工具。 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急性TBI患者2287例的临床数据,构建早期死亡风险的分诊模型,采用十字交叉验证,并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ing score,MEWS)、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改良快速急诊医学评分(the modified 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mREMS)及损伤机制格拉斯哥年龄血压评分(mechanism,Glasgow coma scale,age and arterial pressure score,MGAP)比较预测效能。 结果 2287例急性TBI患者中,24 h内发生死亡者166例。决策树共3层,15个节点,筛选出6个解释变量,分别是瞳孔反应性、RTS、MGAP、MEWS、血氧饱和度及收缩压。决策树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7,高于MEWS、RTS、MGAP评分和mRE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基于决策树构建的急性TBI患者早期死亡风险分诊模型能准确预测急性TBI患者24 h内死亡风险,可作为医护人员分诊的决策依据。
    10  肠造口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董淑贤,毛学惠,王芬
    2023(10):39-42.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10
    [摘要](94) [HTML](0) [PDF 885.54 K](244)
    摘要:
    目的 了解肠造口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肠造口患者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借鉴。 方法 2022年1-10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某院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同情量表、Herth希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肠造口患者自我同情总得分为(77.14±16.56)分,Herth希望总分为(22.50±5.86)分。不同性别、年龄、工作状态、医疗保险方式、家庭平均月收入、肠造口术后时间、造口类型、是否定期复查的患者的自我同情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希望水平、性别、造口类型、年龄、定期复诊是影响肠造口患者自我同情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肠造口患者自我同情居中等水平;护士可从相关影响因素着手,制订多元化的信息支持渠道,提高患者的自我同情水平。
    11  剖宫产新生儿出生6h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潘磊,陶伏莹,汤燕,蒋佳男
    2023(10):43-4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11
    [摘要](63) [HTML](0) [PDF 911.37 K](238)
    摘要:
    目的 构建剖宫产新生儿出生6 h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经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低血糖高危人群提供依据。 方法 2022年1-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剖宫产分娩的245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n=161)和非低血糖组(n=2295)。分析剖宫产新生儿出生6 h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等对模型拟合优度和预测效果评价。 结果 两组新生儿在胎龄、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低体温、红细胞增多症、母亲糖尿病、母亲高血压、母亲术前禁食、母亲产前用药等项目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小于胎龄儿、低体温、先天性心脏病、红细胞增多症、母亲糖尿病、母亲高血压、术前禁食是剖宫产新生儿6 h内发生低血糖的8个独立危险因素。H-L检验χ2为3.014,P为0.884,AUC为0.813,灵敏度为0.795,特异度为0.696,Youden指数为0.491。 结论 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有效预测剖宫产新生儿6h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因素,值得推广应用。
    12  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决策过程体验及个人偏好的质性研究
    王贝贝,杨艳,杨林宁,郑红颖
    2023(10):47-5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12
    [摘要](62) [HTML](0) [PDF 904.50 K](241)
    摘要:
    目的 了解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决策偏好及过程体验,为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6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共提炼出“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受多方因素影响”“个人偏好影响患者权衡治疗方案”及“患者从多渠道获取治疗决策相关信息”3个主题。 结论 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决策具有挑战性,医患沟通过程中,须重视患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个人偏好,可加强多学科合作,发挥护士在患者治疗决策过程中的角色力量,规范开发患者治疗决策辅助工具,以提高患者的决策参与能力。
    13  健康推荐系统在癌症症状管理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郑子浩,王月,王婧婷
    2023(10):52-5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13
    [摘要](150) [HTML](0) [PDF 920.14 K](237)
    摘要:
    目的 对健康推荐系统(health recommender systems,HRS)在癌症症状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范围综述,为相关研究者构建HRS进行癌症患者症状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遵循范围综述的方法学,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对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10个数据库中有关HRS在癌症症状管理研究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筛选、提取并总结。 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 4881 篇,经筛选共纳入13篇。对纳入文献的发表时间、地点、干预对象、HRS的症状评估工具、功能模块、推荐步骤、数据来源、HRS评价中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结论 HRS根据患者症状评估结果生成个性化症状自护建议,可改善患者症状管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癌症症状管理HRS开发缺乏理论框架支撑,推荐功能的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且临床推广应用不足。
    14  矫正胎龄32周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魏海霞,江逊,谢小敏,刘金媛,高雅,王俏艳
    2023(10):57-6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14
    [摘要](66) [HTML](0) [PDF 892.32 K](378)
    摘要:
    目的 探讨矫正胎龄32周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入住某院新生儿病区的矫正胎龄32周早产儿1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生理参数诱发诊断仪对其调查。 结果 163例早产儿监测2 min的平均吸吮压力为(6.23±1.19)kPa,吸吮持续(35.01±8.24)s,吸吮频率为(18.60±5.68)次/min。不同体质量(矫正胎龄32周时)、是否接受口腔运动干预的早产儿,其平均吸吮压力、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体质量(矫正胎龄32周时)、非营养性吸吮时体位的早产儿,其吸吮持续时间及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吸氧状态的早产儿,其吸吮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不同体质量(矫正胎龄32周时)、是否接受口腔运动干预是平均吸吮压力、频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不同体质量(矫正胎龄32周时)、非营养性吸吮时体位等是吸吮持续时间、频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吸氧状态是吸吮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医护人员应积极促进早产儿体质量增长,积极开展口腔运动干预,在喂养过程中采用侧卧位,并缩短其用氧时长,从而提高其吸吮能力。
    15  中晚期肺癌患者症状和困扰发生的潜在类别分析
    杨丽敏,刘佳丽,王亚兰,俞娟,覃惠英
    2023(10):61-6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15
    [摘要](140) [HTML](0) [PDF 999.49 K](373)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症状体验的潜在类别及相关特征,为实施精准化症状管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2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汉化修订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肺癌模块对其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症状体验进行分类,并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资料对症状体验潜在类别的影响。 结果 22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中,症状报告数量为13(7,19)个,症状严重程度得分为1.36(0.64,2.51)分。其症状体验可分为症状低发-困扰低发组(24.6%)、症状中发-困扰中发组(45.0%)、症状高发-困扰高发组(30.4%)。不同类别患者在症状报告数量、症状严重程度和症状困扰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吸烟情况、有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和是否接受免疫治疗是中晚期肺癌患者症状体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症状体验存在群体异质性,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女性、有吸烟史、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接受免疫治疗患者的症状体验评估和干预。
    16  心理弹性在出院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与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作用
    蓝月晨,盛晗,刘于皛,华秀凤,王凌燕,张林燕
    2023(10):66-7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16
    [摘要](89) [HTML](0) [PDF 961.86 K](385)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出院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嘉兴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出院的3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对其调查。 结果 出院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总分分别为(62.30±11.66)分、(24.06±5.20)分和(35.98±5.49)分。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均呈正相关(均P<0.01),自我效能与功能锻炼依从性呈正相关(P<0.01)。中介模型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与功能锻炼依从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464,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6.1%。 结论 出院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可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其功能锻炼依从性,提示医护人员可采取策略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水平,进而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
    17  基于决策树法构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
    谢丽娜,陈维艳
    2023(10):71-74.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17
    [摘要](95) [HTML](0) [PDF 1.10 M](246)
    摘要:
    目的 基于决策树法构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某院治疗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将其分为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分析其危险因素,建立决策树模型,并分析预测效能。 结果 150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8.0%。两组患者在年龄、Fried衰弱评估量表(Fried Frailty Phenotype,FRIED)、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等项目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RIED评分、BI、吞咽训练、牙齿缺损、用药种类数均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BI评分是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决策树模型预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稍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结论 构建的决策树预测模型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价值。
    18  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唐冰雪,柏晓玲,姜会,江雪,牛雨田
    2023(10):75-78.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18
    [摘要](171) [HTML](0) [PDF 1.57 M](1461)
    摘要:
    目的 综合分析国内外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为国内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范围综述研究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06月30日。 结果 共纳入31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包含25种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评估内容以患者个人状态、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评分方式以Likert评分为主,评估方式有主观自评、客观他评及两者相结合3种。 结论 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种类较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建议国内学者可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制评估工具,以早期准确识别出院准备不足患者。
    19  促进产后盆底肌康复健康教育模式的范围综述
    汪昊兰,杨明
    2023(10):79-8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19
    [摘要](176) [HTML](0) [PDF 907.67 K](670)
    摘要:
    目的 对健康教育模式在产后女性盆底肌康复应用中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以了解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现状及成效,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 PubMed、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 ,收集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产后盆底肌康复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3年8月。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分析。 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发表时间为2002-2023年,健康教育主要分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干预、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干预、自行设计构建的理论模型,均对产后女性起着积极作用。 结论 健康教育对产后女性盆底肌康复有积极的应用效果,今后应制订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以明确最佳健康教育模式,并大力发展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健康教育。
    20  抗阻运动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沈睿,王俊杰
    2023(10):84-87.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20
    [摘要](176) [HTML](0) [PDF 899.59 K](1132)
    摘要:
    21  老年人躯体复原力的研究进展
    商思懿,刘桐桐,陈圣光,祁玲霞,宋利,汪妤婕,尹金瑜,张庆华
    2023(10):88-91.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21
    [摘要](82) [HTML](0) [PDF 1.63 M](933)
    摘要:
    22  人工智能在慢性病患者营养精准管理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万君丽,卞薇
    2023(10):92-95.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22
    [摘要](128) [HTML](0) [PDF 900.95 K](1775)
    摘要:
    23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毛怡君,范惠,张维,李尔清,鱼丽荣
    2023(10):96-100.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23
    [摘要](115) [HTML](0) [PDF 1.58 M](472)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ochrane和Embase数据库中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文献,对文献特征、研究类型、预测因子、模型构建方法和结果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共纳入11项研究,7项为模型的开发研究,4项为模型的开发和验证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curve,AUC)均>0.7,模型区分度较好;5项研究报告了校准度,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均P>0.05,提示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模型适用性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主要原因为样本量不合理、直接剔除缺失数据、基于单因素分析法筛选预测因子、缺乏模型性能评估等。 结论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开发本土化、预测性能良好、使用简便的预测模型。
    2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崔梦娇,陈璐,王芳,何满兰,何茜茜
    2023(10):101-10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24
    [摘要](108) [HTML](0) [PDF 944.26 K](307)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出血转化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决策工具的选择及护理风险评估工具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AIS出血转化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依据数据提取清单提取资料。 结果 共纳入27篇文献,包括30项出血转化风险预测模型,C统计量0.682~0.956,25项进行了内部验证,18项进行了外部验证。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年龄、血糖、收缩压是多变量风险预测模型中占比较高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已开发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但模型偏倚风险较高。NIHSS评分、发病到治疗时间、血糖、年龄、血压是AIS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高危患者识别。
    25  烧伤救援能力培训中标准化伤员胜任力要素的质性研究
    吴娟娟,孙慧伶,王淞,杨斌,张凡,舒勤
    2023(10):107-109.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25
    [摘要](101) [HTML](0) [PDF 859.25 K](208)
    摘要:
    目的 了解烧伤救援能力培训项目的组训者对烧伤标准化伤员的能力需求,为未来烧伤标准化伤员的选拔、评价和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2年4-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烧伤救援能力培训项目的组训者进行半结构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分析和整理访谈资料。 结果 受访者对烧伤标准化伤员的胜任力要素需求可归纳为3个主题和9个亚主题:理论知识(医学知识、烧伤专科知识、标准化伤员基本知识);技能(表演能力、评估能力、反馈能力);综合素质(职业素养、身体素质、性格特征)。 结论 研究烧伤标准化伤员的胜任力要素,可能有助于未来对烧伤标准化伤员的招募、评价和培训。
    26  新生儿临终关怀培训方案对N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及死亡应对能力的影响
    池长德,江韩英,张小玲,施春兰,柯丽清,龚国梅
    2023(10):110-113.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26
    [摘要](96) [HTML](0) [PDF 888.02 K](215)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临终关怀培训方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及死亡应对能力的应用效果,以期为NICU护士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5-6月泉州市某三级儿童专科医院的NICU护士9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人。对照组开展NICU新生儿护理理论与实践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新生儿临终关怀培训,干预前后采用新生儿临终关怀态度量表 (neonatal palliative care attitude scale,NPCAS)和死亡应对能力量表(coping with death scale,CDS)分别比较两组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和死亡应对能力水平。 结果 干预前,两组护士的NPCAS得分及CDS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NICU护士NPCAS得分及CDS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亦高于干预后对照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新生儿临终关怀培训方案可以帮助NICU护士改善其临终关怀态度及死亡应对能力。
    27  145例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行90min静脉快速输注奥妥珠单抗输液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邢双双,赵晓茜,胡雁,濮益琴,张飞彦,顾则娟,杜长艳,徐颖,孙进宁,李建勇,徐卫,范磊
    2023(10):114-116. DOI: 10.3969/j.issn.2097-1826.2023.10.027
    [摘要](92) [HTML](0) [PDF 864.79 K](225)
    摘要:
    从奥妥珠单抗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奥妥珠单抗静脉输液反应的处理等方面总结145例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行90 min静脉快速输注奥妥珠单抗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经验。所有患者于治疗的第1周期均采用奥妥珠单抗标准输注方案,针对第1周期未发生≥3级输液反应的患者,从第2周期开始采用90 min奥妥珠单抗快速输注方案。145例患者共接受730次奥妥珠单抗治疗,其中行快速输注方案583次。在标准输注过程中,共17例(11.72%)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其中3级输液反应3例(2.07%)。在快速输注过程中,仅1例(0.70%)患者发生1级输液反应。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便利性,建议加强奥妥珠单抗用药相关的护士培训,以便临床推广应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